全省首个家风主题文物展在江宁区博物馆举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沐氏金牌”上记载了沐英对后代的教诲。

 

        昨天,一场以“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文物展览在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举行。南京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展览充分挖掘南京尤其是江宁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取传统家训文化中‘德’‘廉’‘善’等精神内涵,以古鉴今,引导党员干部领略历史先贤们的勤廉事迹和风采。”通过传统文物展开展勤廉教育,这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次。展览持续半年时间,自即日起对社会开放,地址位于江宁区竹山路80号。

 

        “沐氏金牌”记载珍贵家传遗训

 

        “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喻。慎之戒之。”这段文字出自本次展出文物中最重要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沐氏金牌”上的记载,讲述了明朝开国元勋黔宁王沐英对后代的教诲。江宁区博物馆馆长许长生向记者介绍,沐英去世后,被明太祖朱元璋赐葬于江宁将军山,其后代便世居于此。这件金牌就出土于沐氏家族墓群,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中发现的唯一一件来自显赫家族的家传遗训,极为珍贵。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展示了包括九个世居江宁的大家族的家谱及家风家训,比如将军山沐氏、杨柳村朱氏、丹阳镇甘氏、谷里镇裴氏等。

 

        湖熟杨柳村朱氏家族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后人,自明朝万历年间迁居于此地,距今已有近450年历史。《朱氏族谱》中的《文公家训》对族人个人品德修养提出了全面要求,如“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并且还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个人日常行为做出规范。在朱氏良好的家风熏染之下,朱家在明清时期就成为有名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时至今日,家族中也走出了不少行业杰出人才。

 

        王安石之父墓志记录其廉洁事迹

 

        展览中,一块巨大的墓碑格外引人注目。墓碑的主人叫王益,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之父,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于江宁通判任上,葬于江宁。墓志中记载了他诸多廉洁奉公、体恤百姓的事迹。而王益的儿子王安石少时成长在江宁。受到父亲影响,他从地方官一直做到宰相,始终在道德上严格要求,清廉到几乎严苛的程度,连攻击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承认他“平生行止,无一污点”。

 

        许长生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以“修身——齐家——治政”为主线,共展出文物30件(套)。“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其中不乏王安石、邓廷桢、袁枚等历史名人的勤廉事迹。他们或出生、托葬于江宁,或曾在此为官从政,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佳话。”

 

        江宁区纪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常说要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廉政教育,其实这些本地历史上的廉洁典型和廉政故事也是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他们的事迹跨越千百年的历史检验,因此更加使人信服。”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