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寿宴”欢乐举办

  长长的寿席上摆满了月亮糕、水果,《祝酒歌》《甩袖舞》洋溢着浓郁的朝鲜族风情。10月14日,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第四届“伞寿宴”拉开序幕,大连11位80岁以上的朝鲜族老人,在传统的“伞寿宴”上接受了晚辈们的祝福。作为朝鲜族特有的文化风俗,“伞寿宴”已列入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最隆重的一次。

  朝鲜族自古以来把尊敬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礼节。在传统习俗中,为老人举行的寿宴有60周岁的花甲宴、70周岁的稀寿宴和80周岁的伞寿宴。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的伞寿宴传承人李雪花介绍,‘伞’字上面为八字,下面有十字,代表着八十,所以八十周岁的寿辰被称为伞寿宴,18世纪就已经开始在东北等地区流传。

  以前,人活到八十岁被认为是一大福分,所以,伞寿宴是朝鲜族人生礼仪中重要的庆祝仪式,从饮食、服饰,到摆寿席大桌、拜寿,都要按照一套严格的礼节规范进行,以充分展现子女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祝福长辈长寿的诚心。在典礼中,长长的寿席上面摆满了打糕、水果等朝鲜族传统糕点。老人们身着传统服装,接受儿女们的祝词、敬酒、磕头,拜寿仪式后,子女和前来祝寿的亲朋挚友跳舞唱歌,祝福美好生活。为了保护这一传统,2011年,大连市将伞寿宴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一风俗完整地保留下来。大连市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表示,伞寿宴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在现在生活中也具有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