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扎西会议旧址 威信满城红色印记

  乌蒙山深处的云南威信在金秋季节迎来连绵秋雨,群山中的县城威信烟雨笼罩。成贵高铁项目上的工人唐安礼利用休息日走进扎西会议纪念馆参观。

  年约五旬的唐安礼是贵州遵义娄山关人,自小听着长辈讲述红军长征在家乡召开“遵义会议”的故事长大。来到威信听说了80多年前在这里召开的“扎西会议”。

  在纪念馆,唐安礼面对红军使用过的被子、军用水壶、扁担、草鞋等不无感慨。“没有这些先烈的付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怎么来?”

  扎西会议纪念馆陈列的是红军长征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扎西会议”历史。1935年2月5至10日,中共中央先后在威信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和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扎西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由张闻天负责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史称《遵义会议决议》)等,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唐安礼说,在他的心目中,“遵义会议”与“扎西会议”一样重要,都是挽救红军生死存亡的重要会议。

  事实上,关注这次会议的不止唐安礼,在扎西会议纪念馆的登记簿上有来自沿海山东等地的人,他们不远千里来威信探寻红色记忆。而这座赤水河上游的城市大街小巷也充满了红色的记忆,江西会馆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夜里街上“红色扎西,胜利起点”标牌星光闪耀。

  “我拉的客人许多是为‘扎西会议’而来的。”威信县出租车司机彭晓说,她跑的士已经八年有余。近几年来,来参观、旅游的人快速增加,吃“红军饭”已经成为的士司机收入的很重要一部分。

  “随着解密资料的增多,大家对‘扎西会议’也更加重视。”扎西会议纪念馆馆长卓家勇称,纪念馆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卓家勇看来,除了会议在当时的作用外,这次会议所体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有价值。“只有正视自己,将不恰当的思想果断摒弃,才能更好地做出适合潮流的选择。”

  卓家勇介绍,威信正将“扎西会议”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挖掘这段艰苦而光辉的历史,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

  在江西会馆旁的老街——“红军街”正在修建中。建成后,民众将可以体验“红军生活”。不远处,是建设中的成贵高铁,两年后,这条为了革命老区而特意绕经威信的高铁将带来更多的到访者,它将载着红色记忆及精神驶向远方。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