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筹建国内首家集邮家博物馆 “红便士邮票实寄封”全球罕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便士邮票实寄封》一框邮集中的一页贴片。

 

        集邮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早已不拘泥于其使用价值,更是体现一种文化研究和传承。在“中国集邮之乡”——高邮,正在筹建首个“中国集邮家博物馆”。昨日,记者探访现场获悉,国内不少知名集邮家纷纷捐献出了珍贵藏品,有些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罕见。

 

        将来市民可以在这个博物馆中看到哪些方面的展品?记者给您提前揭秘。

 

        国内首家集邮家博物馆

 

        展品来自国内各位知名集邮家

 

        作为“东方邮都”,高邮这座城市因“邮”而生、因“邮”而兴,民间集邮气氛浓厚。而今年5月底开始筹建的“中国集邮家博物馆”,位于盂城驿东侧,设计面积约1500平方米,预计明年10月第八届中国邮文化节期间开馆。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位于盂城驿东侧巷子里的中国集邮家博物馆筹备组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展品收集情况。筹备组组长倪文才介绍,全世界以邮票为主题的博物馆很多,不少市民听说过或参观过,但是以集邮家为主题的博物馆却是仅此一家。

 

        “建成后,这个博物馆不但是国内首家集邮家博物馆,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很少见,很是独特。”倪文才透露,虽然国内集邮的人不少,但真正能称之为集邮家的却是少之又少。而博物馆内的展品,则主要向国内这些知名集邮家征集。

 

        筹备组——上门拜访

 

        4个多月征集28位集邮家展品

 

        展品征集情况如何?倪文才介绍,目前在世的中华全国集邮联的会士和名誉会士有60人。4个多月来,他们已向26位集邮家征集到展品,并有两位已故集邮家的子女也同意捐出部分珍贵邮品和物件。

 

        “今天你们来得巧,不然明天我就又出差去上海拜访一位集邮家了。”筹备组组长倪文才透露,集邮家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均一一上门拜访。

 

        “只要是与集邮有关,有珍贵纪念价值的,我们都欢迎。”倪文才表示,同时这些集邮家在本职工作中所获得的极高荣誉的证书也是征集范围之一。

 

        当然,征集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征集时,集邮家们总担心是假的,一直犹犹豫豫。现在大家都很愿意为此献一份力。”倪文才表示。

 

        哪些展品可称“镇馆之宝”

 

        “红便士邮票实寄封”全球罕见

 

        在目前已征集到的展品中,有特别珍贵、罕见的吗?

 

        “当然有,有些在世界上都很罕见。”倪文才举例介绍,杭州集邮家林衡夫先生,此前已捐赠了《红便士邮票实寄封(1845-1875)》一框邮集和一批他在国内外邮展中的获奖证书和奖章等。这部邮集曾获得“济南全国一框邮展”镀金奖,已经存世141年-171年。

 

        “这一框实寄封,在国内很少见,在全球也不多。”倪文才解释,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1840年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次年将不便识别的黑色印油改换为红色印油,即发行红便士邮票。“它是邮票史上第一枚有齿孔邮票。”

 

        据悉,林衡夫为了收集这部邮集前后花费了20余万人民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邮集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是在不断攀升。

 

        “目前,这部红便士实寄封邮集算得上我们馆‘镇馆之宝’的有力候选了。”倪文才说。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