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兰州秦腔博物馆 寻丝路高亢秦声

        秦腔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秦腔一直以来以粗犷、豪放著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充分体现出秦腔的粗犷、豪放。10月10日,2016“一带一路”网络媒体主题采访团一行抵达甘肃兰州,走访兰州秦腔博物馆,探寻秦腔在丝路上的传播与发展。

 

         兰州秦腔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家秦腔博物馆,展示了目前征集到的珍贵秦腔实物资料。从最早的秦腔唱本、钢印本唱本、脸谱、老杂志、老戏票、演出说明书、人工手画戏服、整套的木偶戏箱、唐代戏俑,到戏曲题材的剪纸、邮票、工艺品,以及一张张记载着戏曲发展重要历史事件的老照片。在展馆内展示的许多秦腔名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陕西。

 

        秦腔流行于西北地区,是西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圣贤。”秦腔以戏曲故事传达中华民族的一些人生故事和传统美德,对丝路沿线文化的影响和秦文化的传播有着深远意义。秦腔在陕西具有深远而不可动摇的戏曲地位,深受老陕们喜爱,作为此次“寻找丝路上的陕西元素”是一个必不可少元素。

 

        “其实不管未来丝路怎样发展,社会怎样发展,秦腔作为艺术形式是必定存在的,还会更加发展壮大。因为西部发展是必然的,丝路精神是永恒的,因此秦腔它一定会是见证丝路发展的壮行歌,丝路离不开秦腔,秦腔发展也离不开丝路,因为这是重要的舞台。” 著名秦腔演员胡林焕说。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