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内部开放 破坏文物可能判刑

  近日,莫高窟洞窟内部首次对摄影师开放,令无数人为之向往。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各种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给国家文物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人只知道在文物涂鸦违法,却不知道损坏文物也可能构成刑法上的破坏文物罪,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一、莫高窟洞窟内部首次对摄影师开放

  据新华社消息,10日上午,“丝路敦煌”——百名摄影家走进莫高窟摄影创作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中外的百余名摄影师首次走进莫高窟洞窟内部进行摄影创作。在确保文物安全和版权保护的前提下,敦煌研究院免费开放了5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洞窟,分组分批次供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进入窟内进行实景拍摄与艺术创作。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旅游必去之处。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各种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给国家文物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人只知道在文物涂鸦违法,却不知道损坏文物也可能构成刑法上的破坏文物罪,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二、破坏文物可能判刑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

  破坏文物罪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刑法324条规定: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外,破坏文物但尚不构成犯罪的,也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拘役、罚款等),以及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