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文物展中汲取筑梦力量
2016-10-12 11:47:28 作者:张培国 来源: 新疆日报 已浏览次
数百件国宝级文物成为主角,安静地将故事娓娓道来,在细微中透出伟大;英烈墙上的姓名如同一盏盏明灯,照耀着艰难的历史,也照亮中国的未来。国庆节期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在国博、军博分别举办,十几万人走进展厅,聆听革命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坚定强国信念。(据10月8日新华社)
所谓长征文物,顾名思义是与长征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纪念物等。无可否认,80年前的长征,是一次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由于那个年代的条件有限,如今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和了解,只能通过当事人的回忆、有关的文字记录和博物馆收藏的物件来认识。正因如此,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用品,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和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可以承载非同寻常的意义。
比如“黄花草”,这种到处疯长的草如今对我们毫无价值,而那个时候却成了战士们赖以果腹的主要食物,正是因为有了它充饥,战士们才能艰难生存了下来。一棵棵小草真可谓成了“救命稻草”。比如红军战士熊启文的一封家书、12岁的杨世才参加长征离家时留给母亲的“川陕布币”,小小的书信和布币里面渗透了战士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比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块雨布,承载了战士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深情厚谊。毫不客气地说,这次展览上展出的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都承载着一个个革命的温情故事。透过它们,80年前那场伟大的长征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畏,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应该说,国庆节期间,首都举办的这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所起的作用巨大。一是重温了革命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80年历史说长不长,但却容易使人遗忘很多东西。通过长征文物展,重温80年前我们的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再现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更让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激发前行的动力。二是传承了长征精神。所谓长征精神,即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即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即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革命的宝贵财富,是如今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三是坚定了强国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忘来路,才能永葆本色、不改初心;不忘来路,就必须重温历史、筑牢记忆。如今一个展览让十几万人走进展厅,大家通过聆听革命历史,传承长征精神,更会坚定强国信念。
正是本着这样的认知,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走进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在现场切身感受党的艰辛成长、顽强壮大的历程,探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惜捐躯赴难、艰苦奋斗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探访,是重温也是启迪,是继承也是传递,会让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