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首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侧记
2016-10-11 12:41:37 作者:毛伟豪 孔祥鑫 孙蕾 王修楠 来源:新华社 已浏览次
数百件国宝级文物成为主角,安静地将故事娓娓道来,在细微中透出伟大;英烈墙上的姓名如同一盏盏明灯,照耀着艰难的历史,也照亮中国的未来。国庆节期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在国博、军博分别举办,十几万人走进展厅,聆听革命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坚定强国信念。
在国家博物馆“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上,展出了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等“国宝级”文物,并首次展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印制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图》等109件文物。
走进展厅,最不起眼的一件文物放在一个小纸盒里。这是两株风干了的小草,说明牌上写着,这种4.5厘米高的植物,因开黄花而被红军战士起名叫“黄花草”。
“黄花草”是红军过草地时的“主食”。为保证安全,红军宣传队采集了许多野菜的样品,向战士们宣传哪些有毒哪些无毒。“黄花草”其实也有毒,但反复烧煮后毒性减弱,食用不会有生命危险,只会感觉四肢无力。
1936年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日,开完庆祝会后,红军第二七四团战士刘毅和几个战友一起采“黄花草”充饥,并特意留下一些放在随身携带的小盒中保存。走出草地后,这些野草一直伴随刘毅行军作战,鼓励他艰苦奋斗,不忘长征。1975年10月,在参观“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展览”后,刘毅将珍藏近四十年的“黄花草”捐赠。
类似“黄花草”这样“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展品至少有80件,红军战士熊启文的一封家书、12岁的杨世才参加长征离家时留给母亲的“川陕布币”……策展人江琳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每一件留存下来的文物都是奇迹的见证,希望通过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重温长征精神。
于细微处见证伟大。对长征一直有着浓厚兴趣的波兰女孩玛利亚频繁与展品合影,说要把它们展示给波兰的朋友看。“在我们心中,长征一直都很神秘。这些文物,让我亲眼见证了长征的伟大。”
于苦难中寻找光明。在一幅名为《草地情》的油画面前,70岁的王文琪推着坐在轮椅上的77岁的李锡华久久不愿离去。“这幅画充满了对牺牲战友的伤感与悲痛。但你看那满天乌云中,依然还是透出了亮光,让人感觉革命依然有希望。”
于牺牲中传承精神。“没有人会想到,厨子竟然还能被饿死。”站在一口大锅前,在北京一餐厅打工的90后女孩蒋东洁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口行军锅属于红三军团的一个连队。在长征中,9名炊事员全部因饥饿和劳累牺牲,全连其他战士却无一人因饥饿而倒下。“他们的战争虽无硝烟,却同样壮烈恢宏。这激励着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踏实干好工作,奉献他人。”
许多人从纪念长征展览中重温初心。1日至7日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散客以及团体近6万余人次参观了军事博物馆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留言近千条。北京退休职工孙立邦留言道:“不忘初心,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前行……中华民族的强国梦绽放于新长征路。”
长征精神更激励着青年人不断前行。正在北京读大学的赵云龙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重温历史,铭记过去。让我们时刻牢记长征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