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秦王府城遗址的断想
2016-10-10 13:30:48 来源:西安晚报 已浏览次
在西安城内的省政府大院及其附近,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有几段或残存或已修复的古城垣,那是明秦王府城的遗迹。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率农民义军攻破潼关,并迅速占领了西安,并于次年一月一日在这座府城内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建立了大顺政权。接下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攻陷北京,宣告了大明王朝的覆灭。这种摧枯拉朽、锐不可当之势,是当时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如今,望着城头上迎风抖动的枯草,我想,曾显赫一时的大明王朝,怎么就如此不堪一击呢?这大约要从晚明政权荼毒全国的苛捐重赋上寻找原因吧!
税赋是一个政权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但是,沉重的税赋又足以使其倾覆。明代后期,由于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皇室、诸王、勋戚、宦官、臣僚以及豪强地主占据了全国的大量土地。以河南为例,15位亲王所拥有的庄田,就占到全省可耕地的一半。食邑在陕西的秦藩王,凭借朝廷的历次封赐,以“九牌”“十三票”的名义,霸占了关中平原最肥沃的土地(见《长安县志·土地志》)。这些庄田阡陌相连、建筑豪奢,少则百顷、千顷,多则万顷以上。其所拥有的佃户和奴仆成群结队,动辄以千万计。他们不但享有减免赋役的特权,还强令地方为他们输捐纳贡。那些未享有特权的,也依仗其豪强势力,勾结官府,通过隐瞒、欺骗、贿赂等手段,使税赋得以减免。这样以来,苛重的税赋就落到了广大农民、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头上。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破产的工商业者为了生存,只好四处逃亡。明初以来实行的“两税法”至此已遭到彻底破坏,国家财政危机日甚一日。正如万历时期的改革家、内阁首辅张居正向皇帝奏报的那样,“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赋减。”(《明史纪事本末》)
有鉴于此,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实施了“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将田赋、徭役、方物、土贡等征项合并为一,计亩征银。这套办法简便易行,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却触动了官僚阶层和豪强地主的利益。因此,在施行之初,便遭到激烈反对。在艰难维系了30多年后,“一条鞭法”便寿终正寝了。随着万历中期朝政的腐败,“诸役猝至”的现象卷土重来。而且,由于连年灾荒和农民起义在各地的不断爆发,财政亏空与横征暴敛犹如两股交互作用的飓风,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为了加强税收以苟延残喘,政府不但巧立名目,加重赋额,而且,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摊派。到了明朝末年,什么“辽饷”“练饷”“剿饷”,以及“厘金”“关税”“盐课”等等多如牛毛,其征收额度远远超过了正赋。当时的西安亦是全国税赋最重的地区之一,常常是“征役无已”“复刮民以充饷”(见《咸宁县志·田赋志》)。为了加快征收,朝廷向各省不断派出宦官充任“矿监”“税使”,这些人“恣行威虐,每托巡历,鞭笞官吏,剽劫行旅,商民恨刺骨。(《明史·陈奉传》)”就连崇祯皇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宦臣们“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罪己诏》)
如果说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是被李自成的农民义军推翻的,不如说是被自己的苛捐重赋送上了末路。李自成农民义军顺应民意,高举“均田免粮”的大旗,高呼“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所到之处,“官民开城相迎”“望风而归”。那种山呼海啸般的狂潮,不能不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税收政策所引起的结果。
站在明代秦王府城的遗址旁抚今追昔,我不禁感慨万千。抬头处,看到省政府大楼的电视幕墙上,滚动打出了这样两条信息——一条是:到今年(2016年)岁末,由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我国为企业减税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另一条是:为了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将对科技创新企业和小微企业进一步实行税收优惠。看到这里,我的眼前豁然一亮,多么好的税收政策啊!这一系列重大税收让利政策,将促进多少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迅跑啊……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