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钱家祠堂品菊韵 老少同乐庆重阳
2016-10-10 10:24:31 作者:朱 鑫 来源:嘉兴日报 已浏览次
昨天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位于沈荡镇中钱村的钱家祠堂人头攒动,白墙黛瓦、庭院深深的古典园林中,不时传出老人们爽朗的笑声。
“为了策划一次特别的重阳节活动,我们在今天集中举办了多个活动。先前购置的300余盆菊花烘托出节日氛围。中午,沈荡小学的学生则会来吟诵《钱氏家训》、听钱氏故事。下午,我们在祠堂中庭安排了精彩的戏曲演出。另外,我们特地为老人们准备了‘重阳糕’。”沈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朱叶婷告诉记者。
钱家祠堂,即钱氏宗祠,始建于明,清时重建,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民居特点的古建筑。经过修缮,钱氏宗祠已再现昔日原貌,并成为当地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记者在现场看到,围绕着祠堂中庭、连廊等处,清丽脱俗的菊花竞相开放。据介绍,现场共有向阳菊、白菊、金冠、红千头等20余个品种。
“我就是中钱村的,每逢祠堂开放都会来坐坐。今天的重阳节活动非常好,让我们老人很暖心。我先占个座位,就等着一会儿唱戏呢。”71岁的中钱村村民施明宝说道。
当天,钱家祠堂的丰富活动不仅吸引了村里的老人,而且吸引了一些在附近工作的打工者。“我们就在附近打零工,一直想进来参观,苦于平时没有时间,今天听说有菊花展,我们特地在午休时赶过来。菊花展和这里的古建筑非常相配,很漂亮!”家住聚金村的富连明说道。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中箴宜佩……”中午刚过12点,祠堂花厅传来了阵阵读书声,来自沈荡小学的学生正身着汉服大声吟诵。
“学生们吟诵的《钱氏家训》,相传是钱家先祖吴越王钱镠留下的。家训分为家庭、社会、国家等四大部分,对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现在读来依然使人受益匪浅。”沈荡小学教师王沈玲说道,“一会儿还有非遗传承人林天仁讲钱氏故事,一方面,这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学校新居民子女很多,也有利于他们了解地方文化。”
不一会儿,鼓点声一起,祠堂中庭响起了悠扬的戏曲声。只见戏曲演员水袖飞扬、顾盼生姿,获得老人们的一片掌声,连在场的学生们也不禁被吸引,踮起脚尖观看。记者了解到,当天表演的戏曲大都取自经典剧目,例如《白蛇传》中的《西湖山水仍依旧》、《梁祝》中的《十八相送》、《碧玉簪》中的《送凤冠》等,还有独具海盐特色的地方戏曲《蚌精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