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考古挖掘工作结束
2016-10-10 09:31:04 来源:澎湃新闻网 已浏览次
历经5年多时间,对集帝、王、侯一身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9日圆满结束,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勘探及文物清理保护等工作仍在进行。
截至目前最新成果有:刘贺内棺隐约可见墓主人遗骸痕迹,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赫然别在腰间;考古专家已经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目前已释读出《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等多部典籍内容。
今年初海昏侯刘贺内棺整体打包进入实验室后,便全面启动实验室考古发掘清理程序。经过五个月持续不断地清理处置、样品分析、标本检测等系列操作,目前刘贺主棺已基本清理到位,内外棺组合结构正在梳理之中。钱币套箱、明器乐车、编磬(材质待检测)、组合兵器包装等室内前期发掘清理工作已经完成。刘贺内棺隐约可见墓主人遗骸痕迹,并有精美的贴金漆盒随葬。从遗骸头部至腹部依次可见覆面、玉枕和数块大小不等的玉璧,以及玉具剑、书刀和带钩、佩玉等,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也赫然别在腰间。清理发现,刘贺遗骸躺在包金的丝缕琉璃席上,牙齿尚存,而琉璃席下等距放置排放着100枚金光灿灿的金饼。此次海昏侯考古发掘出土的金器达到478件,是目前中国考古最多的一次。对棺内漆盒遗存进行X光成像技术分析,还发现有精致玛瑙珠、鎏金青铜盒等。
今年以来,考古专家已经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通过红外扫描,原本淡化的字迹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对简牍的进一步固化、清理和扫描即将进行,预计2016年底可以完成前期保护、资料提取工作,2017年进入到文字释读和研究阶段。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始终把考古的资料提取和文物安全放在首位。考古队建立起4800平方米的临时文物保护用房,用于文物清理和保护。从工地现场套箱提取的文物达100箱用于实验室考古,有效保护了脆弱质文物和埋藏关系复杂的文物。在实验室考古中,采用无损或微损技术对竹木漆器病害检测,在提取器物时选择合适的提取技术。清理后的漆器装入盛放有纯净水的塑料容器中上架保存。
据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彭印介绍,为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对当地群众建房、种树等行为严格管控。
“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作为常设展览将于10月11日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选取具有代表性且符合展出条件的文物922件。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对目前正在做保护处理、不适宜展出的竹木漆器,通过复制品、图板、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 (原题为《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结束:刘贺主棺已基本清理到位,5000余枚竹简释读出《论语》《易经》等》)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