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博物馆研究发现两个古代袋鼠新物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一项由西澳博物馆 (Western Australian Museum) 领导的研究发现了两个曾在 2400 万至 1800 万年前生活在昆士兰北部地区的已灭绝袋鼠新物种。哺乳动物学馆长兼首席作家肯尼•特拉武永 (Kenny Travouillon) 博士表示,这两个新物种发现于昆士兰西北部里弗斯利世界文化遗址区 (Riversleigh World Heritage Area) 部分化石沉积层中。“我们对牙齿和遗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新物种(Gumardeespringae和Gumardeerichi)与赤褐袋鼠 (Rat-kangaroo) 类目鼠袋鼠科 (Potoroidae) 中的草原袋鼠属和长鼻袋鼠属有关。”其中,Gumardeespringae生活在 2400 万年前,而Gumardeepascuali和Gumardeerichi则存活于 2000 万至 1800 万年前。图为巨型草原袋鼠Gumardeerichi的下颌骨化石,大小 1 厘米。图片来源:肯尼•特拉武永。

 

  中国文物网9月28日编译报道:近日,一项由西澳博物馆 (Western Australian Museum) 领导的研究发现了两个曾在 2400 万至 1800 万年前生活在昆士兰北部地区的已灭绝袋鼠新物种。

 

  哺乳动物学馆长兼首席作家肯尼•特拉武永 (Kenny Travouillon) 博士表示,这两个新物种发现于昆士兰西北部里弗斯利世界文化遗址区 (Riversleigh World Heritage Area) 部分化石沉积层中。“我们对牙齿和遗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新物种(Gumardeespringae和Gumardeerichi)与赤褐袋鼠 (Rat-kangaroo) 类目鼠袋鼠科 (Potoroidae) 中的草原袋鼠属和长鼻袋鼠属有关。”

 

  其中,Gumardeespringae生活在 2400 万年前,而Gumardeepascuali和Gumardeerichi则存活于 2000 万至 1800 万年前。

 

  特拉武永博士指出像草原袋鼠和长鼻袋鼠一样,这两个新发现的物种有着长长的牙齿,可以咀嚼菌类食物,并与1983 年澳大利亚气候委员会 (Climate Council of Australia) 负责人蒂姆•弗兰纳里 (Tim Flannery) 教授及其团队发现的Gumardeepascuali关系密切。草原袋鼠和长鼻袋鼠体型较小,重量在 500 克到 3.5 千克之间,而此次新发现的物种则身型较大,预计重达 4 至 6 千克,因此其昵称为“巨型草原袋鼠”。

 

  特拉武永博士表示:“在第二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古代袋鼠并非像现在一样以草为食,其中一些喜食落叶和灌木(草食动物),而另一些则吃各种食物(杂食动物)。此次新发现的物种之一主要以树叶为食。我们发现一些被认为无法跳跃的古代尖牙类袋鼠实际上可以爬树,而其他则能够在地上自由跳跃。”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之前未知的袋鼠爬树能力至少进化了两次。目前存在多个树袋鼠物种,其中两种生活在昆士兰东北部热带雨林中,而另外十种则活跃于新几内亚和周围岛屿。(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com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