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发现辽代琉璃砖皇族墓葬

  金宝屯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东南5 公里,西距县政府所在地开鲁镇约30 公里,处于七家子辽代古墓群的西北部。墓地地处西辽河和新开河冲积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近年来,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辽代古墓葬多次遭盗掘,墓葬破坏严重,墓地地表可见数个盗坑及辽代砖块、铁片等遗物。2016 年6 月末至9 月初,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委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开鲁县博物馆联合对金宝屯遭盗掘严重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为M1、M2.

  M1 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门、东西耳室和主室组成。全长约24 米,墓室底部距现地表深约7 米。方向140°.墓道呈斜坡状,长约16米、宽4——6 米。甬道口用三块长方形石板封堵,其内垒砌琉璃砖填封加固。甬道呈长方形,长4.5米、宽1.8 米。甬道原为砖券拱形,现已坍塌,地面铺大长方形砖。甬道左、右两壁均绘壁画,现大部分脱落,甬道东壁北侧存一副牵马图。另外,在甬道东壁发现记载墓主人身份的墨书题记共计百余字。甬道中部左、右侧有东西耳室。东耳室平面呈方形,边长2.4 米,从墓底向上1.4 米高处叠涩起攒尖顶。顶部用长方形巨石封堵,墓室高约3.1米。东耳室壁画保存较差,在墓室东壁残存契丹男侍图,墓门顶部有对称云鹤图。西耳室破坏严重,墙体残高0.5——1 米。西耳室壁画也保存很差,大部分脱落,仅在西耳室墓门北侧存有身穿汉服男侍者。主室平面呈方形,边长约3.9 米,墙体用绿釉琉璃砖砌制,在1.36 米的高处叠涩起攒尖顶。墓顶现已经坍塌,残高约2.8 米。墓室内地面铺长方形青砖。在主室北部设长方形尸床,尸床为琉璃砖垒砌。墓主人骨骼也保存很差,仅剩部分头骨和肢骨。墓葬出土随葬品较少,见有鎏金马具构件、铁箭头、陶瓷残片等。

  M2 为单室石室墓,由墓道、墓门、主墓室组成,方向120°.墓道前端为斜坡式,靠近墓门处为石砌台阶。墓门封门石由整块巨石凿成,高2.4 米、宽1.6、厚约0.20 米。墓室近方形,长3.9、宽3.8、残高2.9 米,从距墓室地面约1.3 米处开始叠涩起攒尖顶。墓东壁南侧设长方形壁龛,长1.6、宽0.7、高1.4 米。墓室四壁原均有壁画,现大部分已脱落,仅剩莲花纹、云纹彩绘壁画及人物题材壁画残片。由于M2 曾多次被盗,棺椁和墓主人尸骨均不存。墓葬内出土了少量的遗物,包括陶瓷残片、鎏金铜泡钉、骨簪等遗物。

  M1 和M2 两座墓葬应同属一个家族墓地,从墓葬形制、壁画及出土陶瓷残片等分析,应属辽代早期墓葬。这两座墓葬的发现意义重大,为辽代历史、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取得重要收获。

  M1 和M2 规模很大,尤其是M1 墓葬用砖均为绿色琉璃砖,此类墓葬在以往所发现的众多辽代墓葬中,是继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之后第二次发现。由此我们判断此墓的级别很高,墓主人亦应是辽代显赫的皇族。从M1甬道内残留的“蒲骨(古)”“夷离□”“惕隐”“削銘誌”等汉文墨书题记推断,M1 为辽代早期皇族墓葬,墓主人为耶律蒲古(骨)。据《辽史·列传第十七》记载“耶律蒲古,字提隐,太祖弟苏之四世孙。以武勇称。统和初,为涿州刺史,从伐高丽有功。开泰末,为上京内客省副使。太平二年,城鸭渌江,蒲古守之,在镇有治绩。五年,改广德军节度使,寻迁东京统军使。莅政严肃,诸部慑服。九年,大延琳叛,以书结保州。夏行美执其人送蒲古,蒲古入据保州,延琳气沮。以功拜惕隐。”

  虽然M1、M2 墓葬经多次盗掘,随葬品较少,但珍贵的是在两座墓葬内留下了几幅壁画。壁画题材有牵马图、人物图、对称云鹤纹、花草纹等。这为研究辽代契丹族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M1 甬道左、右壁发现有汉文、契丹文的墨书题记共计百余字。其中记载“葬□龍化州西□二里”等文字,为进一步研究确定辽代龙化州古城的具体位置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辽代龙化州建于公元902 年,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私城”,也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之处,故它在辽代州城中地位较高,是辽代重要的州城。然而对它的地理位置至今尚未考定。在辽史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在今奈曼旗八仙筒镇西孟家段古城,也有些学者也认为在今库伦旗扣河子镇酒局子村古城,或在今敖汉旗南城子古城。此次发掘出土的墨书题记“葬□龍化州西□二里”等记载基本上锁定辽代龙化州的地理位置。从已有的考古资料看,距离金宝屯墓地东约25 公里处有一座辽代福巨古城址。城址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福巨嘎查北4 公里处。古城遗址呈正方形,边长约800 米,面积约为64万平方米。城墙破坏严重,城址西北角有一段约200 米D4><2的呈东西走向夯土城墙。在古城内发现有寺庙、砖窑遗迹,在地表可见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以及大量的陶瓷残片、铁器等。根据古城址的规模应属于辽代州级的城址。另外,福巨城址所在地理位置在西辽河与新开河两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北距新开河河道约25 公里、南距西辽河河道约19 公里。《辽史·太祖本纪上》载:唐天复二年“九月,城龙化州于潢河之南”,也明确指出了州之所在地方位。辽代的“潢河”就是今天的乌力吉木仁河下游及其支流新开河。福巨城址在今新开河之南,合于《辽史》所说的地理方位。在福巨城址东有一高约5 米的土台,上有辽代砖瓦、墙体壁画残片等遗物,可能为《辽史》中记载的“金铃岗”。从此次发现的辽代皇族耶律蒲古墓葬、出土墨书题记内容及福巨古城址的地理位置等分析,我们初步推断福巨古城为辽代龙化州城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