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馆藏精品讲述长征故事
1936年7月,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1975年9月,由斯诺夫人罗伊斯·惠勒·斯诺回赠给中国。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艰苦卓绝、震惊世界的长征,为中国革命胜利前进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纪念这一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国家博物馆于9月22日举办大型主题展览“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甄选出近300件长征文物精品,通过长征中的典型文物讲述长征中感人、真实的故事和人物,让观众从长征人物、长征故事中体会伟大的长征精神。展览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战争史诗》选取军用地图、政策布告、战斗武器、缴获品、电文档案等文物,反映长征中的重大决策、重要战役和将帅风采。第二部分《军民情谊》选用长征木板标语、传单、布告、群众和红军互赠物品等文物,表现红军将士严守纪律、关心群众、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以及军民团结等内容。第三部分《艰难岁月》选取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时的典型文物,表现红军将士克服艰难困苦,忍受饥饿干渴,仍然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最终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取得长征胜利的历程。第四部分《长征记录》选取长征时期的歌曲诗篇、学习课本、报刊、漫画、红军家信,以及长征后出版的长征故事、长征书籍等,展现长征留给后人的丰厚的文化遗产。第五部分《丰碑永存》选取了有关毛泽东、朱德、刘志丹、谢子长、罗炳辉、谢觉哉、林伯渠、张闻天、廖承志等长征亲历者的文物,并通过文物解读人物,讲述他们在长征中发生的故事。第六部分《长征画卷》以艺术的创作为着眼点,选取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部分长征题材的雕塑、画作和艺术品,表现中国社会和民众对长征,以及长征精神的研究、纪念与传承。
据策展人江琳介绍,本次展览汇聚了大量的馆藏一级文物精品,包括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朱德为宣传民族政策签署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陈毅修改的《游击战争纪实》词手稿,贺龙给归化寺喇嘛夏拿古瓦的委任令,红军在甘南写的“回番汉民族一律平等”木板标语,张子意写的长征日记,红军总政治部编印的《红军识字课本》,斯诺在陕北采访时用的摄影机,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手稿,刘志丹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时使用的马鞍,林伯渠在长征时用的马灯等。其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印制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图》、朱德手书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等是首次展出。“展览力图多角度地展现长征中的战斗、生活、学习和互助的场景。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人身上。比如,通过研究,展览设计了红小鬼、女红军、炊事员等专题,以让观众深入了解长征中这些特殊群体的贡献和事迹。将文物与重要事件、重要战役、重要决策和重要人物相结合,展览中涉及的人物达88人。”她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