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门票:门票收藏者眼中的“宠儿”

  《汉风藏韵》辑录的文章,是继中华书局出版《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以下简称《汉藏交融》)、紫禁城出版社出版《金铜佛像集萃》之后,又一部研究李巍先生收藏的元、明、清金铜佛像的学术成果。其中新作有待咀嚼,即使读过的文章仔细品味,仍可开启茅塞。

  几家出版社何以连续出版关于这批佛像的图书?从中引出启示,对于时下乃至今后的文物收藏、鉴定与研究是大有裨益的。1985年第一届全国旅游门票展览在武汉举行之后,旅游门票便作为独立的类别进入收藏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从中国收藏家协会到各地的市县级收藏家协会基本上都有门票收藏专业委员会,足见大家对门票收藏的重视。”近日,乐山门票收藏爱好者章云告诉记者,大多数景区门票都是精心设计的,具有收藏价值,而一些景区专门设计的异形门票则更具收藏价值。

  门票收藏:目前盛行全国

  “门票收藏不像瓷器、玉器、书画等传统收藏那么历史悠久,却也成了目前收藏界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章云告诉记者,其实我国旅游门票出现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要久远得多。“目前收藏界有两个大家认同的时间。”章云表示,其一是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我国自建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兴建并对外开放,该馆用白铁皮制成的参观门券——“南通博物苑观览证”则被门券收藏界公认为我国最早的旅游门券。

  而另一个则是1908年向社会公众出售的“三贝子花园”(即现在的北京动物园)门票。

  解放后,大量的皇家建筑和私人花园先后向人民群众开放,门票的数量开始增加,但一般印制较为简陋。

  新中国第一张门票诞生于1949年10月1日,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纪念观礼票”。此票为竖式,彩色印制。其正面图案是一束稻谷上拥着齿轮和四面国旗,下端加盖“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关防”印。正中四个大字“开国盛典”。其尺寸为8厘米乘以17厘米,背面无图无字。

  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旅游热的兴起,各种展览会层出不穷,属于门票范畴的入园券、观光券、入场券、游览券、参观券、香花券、登岛券、登山券、登塔券以及通票等均大量出现,不仅印制质量大幅提高,而且材质也从单一的纸质向塑料、磁卡等多品种发展。

  1985年,在大量精美门票出现的基础上,第一届全国旅游门票展览在武汉举行,旅游门票从此作为一个独立的收藏品种进入收藏领域。

  1999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一届旅游门票收藏展上正式出现了门票拍卖,现场一些门票以原价的数倍成交,很快刺激了全国门票收藏的迅速发展。

  时至今日,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成立了旅游券收藏协会、门票收藏专委会、联谊会等专业收藏组织,旅游门票展览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异形门票:收藏者眼中的“宠儿”

  据章云介绍,门票又称为门券,是一个绚丽多彩、种类繁多的集藏体系。从材质上分,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竹片、麦秆、树皮、木、纸、卡、皮、骨、布及贝等;从制作方法上看,有印刷的、压模的、镶嵌的、丝漏的、全息的、磁卡的、木刻等等,不一而足。

  “常规的门票多采用长方形、正方形。”章云告诉记者,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一些景区也采用了多边形、树叶形、人物形、水果形等不规则的形状作为门票的设计样本,而这就是他们门票收藏爱好者所说的“异形票”。

  “目前异形票是我们这些收藏者眼中的‘宠儿’。”章云表示,由于异形票设计更独特,并且发行量和使用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所以存世量相对少,这种门票既符合精美独特、也符合数量稀少的收藏原则。

  章云向记者展示了一套他比较看重的异形票,这套由3张异形票组成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门票分为“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每张门票的上半部分均为一个会馆的形状,同时3个版本上半部分的颜色不一样,而下半部分则是参观细则。

  “这套票是我在网上买到的,属于典型的异形票,并且这套票比较少见。”章云表示,像这类异形票明显比普通票收藏价值更高。

  “现在一张普通的异形票成交价为四五元,而一张普通的常规票可能只需要1元左右。”章云补充道。

  多个心眼:门票也有假收藏需细辨

  “收藏有风险,入门需谨慎。”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只对瓷器、书画、玉器、青铜器这类大件收藏有着警示作用,其实,这句话对门票收藏也适用。

  “虽然门票收藏成交价格低,但是群体大,每年的成交额就大,加之不少人认为门票不会有假,这些都让造假者有了可乘之机。”章云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假门票的“假”主要体现在“虽有此景点,但景区并未印制过门票。”

  此类门票多是以景点制作的书签、简介等宣传品或旅游纪念品为模本,仿制、加印上“参观券”或价格等字样冒充真门票出售。此外,还有一些无此景点、纯属臆造的假门票。这些假门票迷惑性很强,一些藏者觉得“没见过”就会花高价购买,实则中了圈套。

  同时,由于早期门票和文革期间的门票价格都比较高,也成了造假者重点伪造的对象,购买时也需谨慎。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