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一清代楼房变危房 200年“高龄”传承八代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座小楼是清代建筑

 

  午后的乡村,一片寂静,阳光照在眼前这座古楼上。如果不是近距离接触,很难相信, 在正阳县大林镇涂店村,藏着这么一座有近200年历史的清代楼房。

 

  昨日,记者走进涂店村,看到该村有多处古宅,大都破烂不堪。在该村村民涂心社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村69岁的涂善将家,看到他家的古宅保存相对完好,房子座西朝东,砖木结构。

 

  涂善将说:“这是一座两层楼房,1956年,家里人把栗木楼板撤掉卖给信阳市一粮库。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祖上是开当铺的,当时比较富裕。”

 

  这座楼房是清代建筑,已经有近 200年历史,目前传承了八代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个院原来是个四合院。”涂善将指着院落南面一个坍塌的房屋说,由于年久失修,南面的房屋早已坍塌,坐北朝南的那座院也扒掉建起了新房。

 

  四合院的格局为:南面三间、西面三间、北面三间、东面三间都带有过道,过道的大门是栗木做的。屋檐上刻有精美的花纹,花纹线条流畅、生动。

 

  涂善将说,他爷爷兄弟5人,家里有四五十口人,都住在一起。后来,兄弟5人分了家,建了5座同样的四合院,可惜其他四座早已经成了残垣断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就是当年的涂氏祠堂。”在涂点店小学教学楼后面的树林里,涂心社指着一座即将坍塌的房屋说:“涂氏祠堂于1956年成为涂店小学教室,上世纪六十年代又成为涂店小学办公室,直到2003年新的教学楼建好祠堂才闲置下来。如今,这里年久失修,已经没人敢进去了。”

 

  “里面梁上和柱子上的花纹非常漂亮。”涂心社说,房屋的屋脊上活灵活现的长龙,张着嘴,龙须清晰可见,非常逼真。

 

  “现在就想找专业人员来看看,这座楼该怎么进行维修。”涂善将说,现在家家户户都盖楼房,已经很难见到这样的老建筑了。

 

  据村里一位老人介绍,村里本有不少老宅子,但很多已年久失修,保留完整的仅此一家,经常有人来本村观赏拍照。

 

  “现在,这样的房子不多见,政府部门应该保护起来。”这位老人说。

 

  采访中,一些村民建议,应该将这处老宅子进行修缮并妥善保护起来。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