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毛猴展示二十四孝故事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二十四孝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毛猴制作技艺您也许听说过,但是,通过毛猴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来展示二十四孝的故事,您可能是第一次听说,2015年10月21日上午,由西城区第二图书馆和万寿公园举办的“敬老、孝老、爱老”主题活动在万寿公园进行。

       活动现场,市民在听介绍二十四孝故事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由毛猴制作的二十四孝的展示 ,活动的组织者、西城区第二图书馆馆长李金龙介绍说,在重阳节举办这次活动,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气的同时,还能让老人们近距离欣赏毛猴这一非遗技艺。

       “毛猴”工艺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很熟悉,但是真正近距离了解“毛猴”的机会并不多,此次活动上,来自西城区的非遗传人“毛猴”艺术家张凤霞老师历时几个月精心制作的“二十四孝”故事毛猴展示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赞叹不已。

       张凤霞介绍说:“毛猴”又名昆塑,北京毛猴又名“中国蝉蜕”,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源自清代道光年间。通过毛猴的各种肢体语言,再现中国市井文化;同时蕴藏丰富的幽默与诙谐,演绎人生的喜、怒活动还没开始,住在附近的老年人络绎不绝、兴趣盎然来到展示现场,欣赏毛猴。

       李金龙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图书馆作为“非遗”保护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着“非遗”宣传、教育、保护以及传承的文化使命,先后举办了多次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展览展示活动,影响巨大,此次通过毛猴的形式来展示“敬老、孝老、爱老”这一主题还是第一次。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