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出土大批抗战文物 具有相当大的文物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长沙城北一市政工地上出土的一批文物

 

  今日,热心市民王先生报料,黄兴北路二马路西侧东岳宫前放生池出土手榴弹等疑似抗战文物。记者接到报料后,迅即赶往二马路东岳宫考古现场。

 

  据东岳宫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赵今告知,东岳宫大殿前的两个方池中的西池确曾出土有十余枚手榴弹,因年代久远,不少手榴弹弹柄已完全腐朽,存在爆炸风险。发现当晚,这些手榴弹即被湘雅路派出所收走。方池中更出土有一枝马枪和大量手枪子弹。一枝几近炭化的汉阳造马枪现保存于东岳宫保管室内。东岳宫住持甘罗道长并令宫中道士搬出近十余筐东岳宫大殿方池内出土的“文物”,仅碎磁片即达2000余片,赵今告知记者,这些碎瓷片年代,最早为明末,多为清乾隆至民国时期的一般生活用瓷。此外,在东岳宫西池内还清出大量马蹄铁,一位道士告知记者,马蹄铁有些已被磨得极薄,数量又极多,他们懒得去捡拾。

 

  长沙文史专家杨锡贵也来到东岳宫考古工地。他认为,东岳宫方池内发现的马枪、手枪子弹、手榴弹、马蹄铁及刺刀、短刀、匕首及国民革命军帽徽等残件,再次用实物证明抗战时期,尤其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在长沙北门外东岳宫一带确曾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这些抗战文物在今天难得一遇,具有相当文物价值。

 

  在东岳宫考古工地,还清理出数十余件残损楹柱、柱础、石围栏等有文字或花纹的石构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岳宫住持甘罗道长称,东岳宫大殿内保存的一块碎石碑记载东岳宫始建于唐代,也就是说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在古代中国最繁华的唐玄宗时期,在长沙城北就有一个东岳宫,历史可谓非常悠久了。长沙考古所赵今确认,目前考古发掘到的文物年代,可确认明末清初这里已经是一座道教庙宇。长沙文史专家杨锡贵则称,目前文献关于东岳宫的记载见于清乾隆时代吕肃高编撰的《长沙府志》,旧时东岳宫东面为唐代建筑的铁佛寺、西面为著名的平浪宫。

 

  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清理的情况判断,东岳宫基址南可抵熙宁街,北近湘雅路,东至黄兴北路,西部尚待发现。旧时东岳宫为典型的三进道观建筑,正门开在熙宁街上,大门牌坊式建筑后为东岳宫戏台,人们从戏台下正式进入东岳宫,跨过目前考古发掘清理出来的东西池之间的石拱桥,绕灵官殿,入二进拱门。二进坪内主建筑为东岳大殿。大殿后又有娘娘殿。周边还有一些住房及杂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今谈到东岳宫考古目前遇到的最大困扰是,在目前正在发掘的方池内,因水源过于茂盛,泉水不断上涌。西池有两眼泉水,目前东池也有一汪泉水正在不断翻水上涌,给方池清理带来一定困难。大约在抗战后,东岳宫方池内被大量战火中的焦土瓦砾及生活垃圾完全填埋,在填埋物中甚至可发现有汉魏时期的一块雕花墓砖。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