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遗韵”“千年敦煌”在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大学阿瑟·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向您隆重推出,“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与“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

 

        “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

 

        音乐是一种随演唱、演奏立即消逝的“时间艺术”。在缺少存储手段的古代,虽然无法留下当时的真实声响,但仍留下了众多足以展现中国古代音乐面貌的音乐文物。中原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续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本次由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承办的“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将从数十年来河南省出土或征集的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还原一段飘扬千年的壮美奏鸣曲,带观众领略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序,包括“远古回响——原始社会音乐”、“金声玉振——夏、商、周三代音乐”、“瑰姿逸音——汉魏音乐”、“盛世风华——隋唐宋音乐”四个单元,分别以“骨笛(中山寨遗址出土)”、“特镈”、“灰陶尊上倒立俑”、“定窑八角兽首响铃器”等代表文物,勾画出了中原古代音乐从史前至唐宋一路走来的华彩历程:骨笛、陶鼓、陶埙等史前考古中的音乐文物,见证了远古祖先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声响,有意创造动听音节的音乐之始;至两周时期,中原正声被视为正统的王室音乐之源头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主流,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两汉时期的中原,中国传统音乐转入了更为活跃的歌舞伎乐时期,在河南出土的大量陶制明器和汉画像砖、石中,舞乐百戏的题材占有相当的比重;唐代音乐则汇融了各国艺术的精华,唐代墓葬所出大量的彩绘和三彩乐俑,显示出盛唐乐舞的绚丽多姿与青春朝气。唐后至宋,宫庭音乐逐渐走向市井,作为娱乐场所的瓦舍、勾栏,遍布北宋之都河南开封……

 

        本次展览于2016年9月10日正式开幕,将于2016年12月15日闭幕。

 

        “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重要场所。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是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址。

 

        由于闻名遐尔的敦煌石窟是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本次由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挑选了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复制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40余幅,它们高保真地再现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信息,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观众通过这次展览,可以近距离地欣赏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并可以现场学习临摹古代绘画技法,从艺术的角度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徜徉在展览当中,观众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会为敦煌石窟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所倾倒,也会为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而陶醉。

 

        既已走过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本次首度走入北大,将为北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近距离接触敦煌壁画高清图像,感受佛香古韵带来的心灵洗涤的宝贵机会。

 

        本次展览于2016年9月10日正式开幕,将于2016年10月18日闭幕。

 

        北大赛克勒博物馆诚邀校内外各界人士参观。本馆位于北大校园西北角鸣鹤园东,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16:30(春节假期闭馆,如临时闭馆将另行通知),免费开放,游客进入北大校园需于北大东南门登记身份证件。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