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规模丝绸之路科考收获重大发现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参与组织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9月1日在新疆喀什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

  近日,综合科考队在塔什库尔干一处2500年前的拜火教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科考的大咖们纷纷表示,这个遗址的发现与拜火教早期文化起源有关,甚至可能改写历史,堪称世界重大的发现之一;与此同时,此次发现也证明,中国新疆作为世界闻名的十字路口,在亚欧大陆文明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此次带队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推想:黑色和白色石子铺设在地上,而且是放射状,错落开的,这种状态只能跟光线有关,跟光线有关最直观的东西就是太阳,他认为有可能跟早期的太阳崇拜有关系,当时看了墓葬,判断大概是2500-3000年左右的文物。后来通过对墓葬群取样进行C14测定年代,初步确定是距今25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自己的判断得到了高科技的验证,增添了巫博士进行大规模发掘的信心。

  巫新华博士说:“我在帕米尔行走从03年开始,到现在13年多了,这期间不断做通道和遗址的调查。帕米尔的文物相对贫瘠和单一,总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大概是05年和07年之间在这边做调查的时候,老乡对我说,有一个地方都是黑石头白石头,很有意思。我就来看,看了以后我就觉得它非常特殊,当时并没有想到可能跟拜火教有关。”

  提到拜火教,相信很多人会在第一瞬间联想到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神奇的圣火令、美丽的波斯美女小昭…但事实上,明教是来自波斯的另一宗教摩尼教。虽然摩尼教已经消失,但依然有数十万拜火教徒在伊朗、印度、伊拉克等国存在,在中国的晋江也有着摩尼教的痕迹。

  拜火教又称袄教、火袄教,西方学术界一般称之为琐罗亚斯德教,流行于古代波斯,以及中亚、我国新疆等地,为古代波斯的国教,也是佛教、犹太教、基督教诞生以前,亚欧大陆最有影响的宗教并对上述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拜火教的起源有波斯和中亚说,这一发现支持了中亚起源说,并有可能把中亚起源地定于塔里木盆地边缘,或直接定位在帕米尔高原。

  除此之外,专家们解答了:中国古人为什么认为黄河的源头在昆仑山?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杨林介绍,在古人的概念中,昆仑山之水是经塔里木河、罗布泊,最终汇成黄河的。

  古人最早的崇拜是自然崇拜,对山川、河流、天地、日月有敬畏崇拜之心,中国人的信仰在史前时代,我们叫玉器时代,崇拜代表天、神、永生的这一种透明的石头。所以,哪座山能找到神圣的玉,哪座山就被神化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从于阗(注:今和田)南山带回了玉石,所以汉武帝看书看地图,做了一次命名,就把那里的大山改名为‘昆仑’。

  根据史籍记载,汉武帝不仅为“昆仑”找到了现实“归宿”,他还据前人的经验断定,滋养中华文明的黄河也源自昆仑山。至此,黄河和昆仑,作为中华文明的两大代表符号,就如此默契地“并肩执手”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