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王村里掀起传统文化传承热
2016-09-06 13:10:30 作者:俞艳婷 来源:嘉兴日报 已浏览次
礼堂名片:余新镇曹王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4年,由文化长廊、大舞台、家风家训馆、道德讲堂等众多功能区域组成,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因为村里有大曹王寺,同时每年举行庙会等让曹王村拥有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色彩,国学、泥猫等当地特色传统文化成为文化礼堂的特色“招牌”,不断传承、闪光。
穿上旗袍、撑起油纸伞,伴着悠扬的音乐迈起舞步,举手投足间尽显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连日来好几个夜晚,村民杜良郑都在村文化礼堂的排练中度过。“马上又要到镇里的‘渔里之谣’文化节时间了,这个舞蹈是专门为参加舞蹈大赛准备的。”杜良郑说,今年的舞蹈队叫“江南印象”舞蹈队,从舞蹈内容就可以看出村里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每年,曹王村准备的舞蹈都颇具传统文化味,去年舞蹈队叫“灶头飘香”舞蹈队,人员也不尽相同。“每年参加舞蹈队的都是‘80’后、‘90’后的文艺爱好者,大家因共同的爱好而走到一起,下班后一起排练,平时聚聚餐,成为好朋友。”杜良郑说,排练的节目还在一年一度的大曹王寺庙会亮相,成为庙会文艺表演中的一大热点。
如今村民生活好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高了。村文化礼堂像磁铁一样,把村里的老老小小都“吸”过来。村里的文艺团队在此开展活动过程中,也纷纷扎根本村传统特色文化,使活动更接地气。
做泥猫、泥菩萨在曹王村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人们把泥猫称为“曹王金子”,每到清明庙会香客都要买泥猫带回家。该村的顾去宝老人擅长制作财神爷、水浒人物、渔翁、泥猫等。“汲取庙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村文化礼堂积极传承泥猫民间艺术。”曹王村妇女主任徐建芳告诉记者,文化礼堂长廊中有关于泥猫艺术的介绍,橱窗内有泥猫作品展示,在余新镇中心小学任教的曹王村村民何志法在向顾去宝老人“取经学习”后,在学校开设专题培训班,教小学生制作泥猫,使这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传统的国学文化也在曹王村“生根发芽”。每年曹王村都会联合大曹王寺开办国学夏令营,让各地的学生在此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摇头晃脑朗诵《弟子规》等经典名句,学习书法、插花、艾灸等传统文化……封闭式的教学体验让孩子们慢慢转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会孝亲尊师、生活自理,提升孩子的孝心、爱心、感恩之心。
徐建芳说,今年的国学夏令营结束之际举办了一场感恩晚会,8月29日那天,一些家长当场就感动得落泪。“学生们通过武术、三句半、舞蹈等表演展示了半个月的国学夏令营学习收获。磕头谢恩环节更是把整场晚会推向了高潮。”徐建芳说,孩子们把切身体验到的学习感悟写成给父母的书信,现场朗读,并向父母磕头谢恩,传递孝文化。去年的国学夏令营让孩子们给素不相识的老人洗脚,当一双双小手抚摸着一双双布满皱纹的脚,感动老人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待人处事的礼节。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