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学技术 落后在哪里?

封面图片为乾隆皇家刻书坊中的活字排版-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封面图片为乾隆皇家刻书坊中的活字排版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真正的科学?明清科学技术落后是中国甲午战争战败的重要原因?传教士访华时带来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人对科学技术有何兴趣?中国人究竟有没有创造自己的科学?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双聘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在中国(1550—1900)》一书中,对这些问题表达了个人见解。《科学在中国(1550—1900)》一书,是艾尔曼在对中国学术思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1550—1900年科技发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讨。17世纪初,欧洲人在钟表、杠杆和滑轮等重要机械制作上已经领先于中国了,但同时他们也在向中国人学习丝绸和瓷器的制作技术。基督教传教士对于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耶稣会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嫁接,还是新教徒影响下欧洲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都为后来晚清改革者所倡导的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

 

  与许多学者贬抑中西接触之前乃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艾尔曼从中国人的自然史观和学科分类等角度论证说,中国人对科学从来不乏兴趣,这也正是传教士介绍的欧洲科学能够在明、清朝野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

 

  尤要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失败的,而在欧洲、日本是成功的”——长期以来如魔咒般被学术界一直视为当然的观点。艾尔曼在书中进行了重新审视。为了剥离甲午战争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明、清中国科学失败论的外壳,艾尔曼以惊人的耐心和毅力考察了与中国科学以及中国人科学思维相关的各个领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构现代科学的努力。

 

  但是,“这部著作并不是要从历史的角度直截了当地对中国的科学逐项进行综述”,因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为其提供了最好的资料”。艾尔曼强调,他尤其要展现的是“满洲统治者和汉族学者是如何通过朝廷、文人与耶稣会士、新教传教士之间的接触,拓宽了中华帝国晚期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和医学研究”。围绕该书,艾尔曼日前接受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独家电话专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