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泥河湾”考古发现一万年前古人类用鸵鸟蛋皮制作装饰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在距今万余年的怀来盆地南家沟遗址发现鸵鸟蛋皮制作的环形装饰品。 牛东伟 摄

 

  “大泥河湾”考古又有新发现。河北师范大学怀来考古队8月29日透露,他们在距今万余年的怀来盆地南家沟遗址发现了2000余件石制品、动物化石、装饰品、骨器等文化遗物,其中,8件鸵鸟蛋皮制作的环形装饰品反映了一万年前的当地古人类已有较高水平的审美意识和制作工艺。

 

  河北师范大学怀来考古队领队牛东伟介绍说,这些环形装饰品直径约为0.6厘米,表面经过磨制而较光滑圆润,孔径约为0.3厘米,多为两面钻孔所致。更重要的是,其中不仅有成品,还有处于制作阶段的半成品。“这表明,装饰品系由当地古人类制作,而非交换所得。”

 

  据介绍,南家沟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桑园镇辛窑村东南。该遗址以丰富的细石器遗存为特色,所出土的大量细石叶宽度多在0.5厘米以内,细小而锋利,可能当时多被古人用来嵌入木柄或骨柄中,作为刀刃使用。该遗址还出土了加工精致的石器如端刮器、尖状器、锛状器等,以及缝制衣物的骨针等骨器。此外,考古人员还在遗址处发现灰堆、大量碳屑、烧骨等用火遗存。

 

  牛东伟表示,作为怀来盆地内首个经发掘确认的包含细石叶技术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南家沟遗址为研究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扩散等科学问题增添了新的坐标和证据。

 

  南家沟遗址所在的怀来盆地位于享誉世界的泥河湾遗址公园和周口店古人类遗址之间,是“更新世”期间(尤其是“晚更新世”)古人类迁徙扩散和技术发展传播的重要地区和通道。据了解,对怀来盆地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被称为由“小泥河湾”到“大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具体实践,它让旧石器考古走出泥河湾进而拓展到永定河流域。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遗址群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分布在河北阳原县桑干河两岸,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