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举行

  由美国美中教科文基金会、美国常青藤教育促进会、北京常青藤联盟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国青少年创客联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北京星光少年艺术团等机构主办的第二届“责任与未来”常青藤学生领袖联合国总部峰会暨第五届“星光校园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近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联合国总部作为世界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汇聚了人类众多的高端表达,“责任与未来”常青藤学生领袖峰会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举办,正是基于中国精英青少年对“责任与未来”的一种担当的情怀。

  2015年8月,在纪念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首届“责任与未来”联合国总部学生领袖峰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峰会期间,河北衡水中学、泉州五中、广外校、西安交大附中、西安铁一中、长春外国语学校等众多名校的精英学生汇聚在联合国总部,他们思维激荡,纵论天下,感受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和担当,一展精英学生领袖的优秀素养和风采。

  第二届常青藤学生领袖联合国总部峰会延续首届活动主题,将中国精英青少年对“责任与未来”的担当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峰会期间,“中美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中美两国教育专家将两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研讨的重点,广泛交流经验,焦点碰撞,各抒己见。在中美学校缔结“姐妹校”活动中,双方学校达成共识,着力共同培养精英教育人才。

  峰会期间,在联合国总部还举办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星光校园 文化中国·中国儿童绘画展(联合国总部)”展示了中国青少年独具天赋的绘画技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第五届“星光校园 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将峰会活动推向高潮。

  在第五届“星光校园 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活动中,刚刚在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第四届“荷花少年”全国舞蹈展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海南琼海嘉积中学男子舞蹈团征袍未洗,马不停蹄地又来到联合国总部,他们以一支飘逸洒脱,充满大写意风格的中国古典舞《水墨天书》,征服了现场观众。

  与海南琼海嘉积中学男子舞蹈团同台演出的还有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攀西绵阳南山国际学校、海南省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市马鞍小学校、沈阳雏鹰教育推广中心等学校学生表演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表演的是扬琴作品《土家摆手舞曲》,作品由中国著名扬琴表演艺术家、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扬琴硕士生导师薛澍担任独奏,她的学生张书锦、梁雅迪、王中钰担任伴奏,《土家摆手舞曲》采用被列为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的湘鄂边界土家民歌的音调和“摆手舞”的节奏特点,表现了中国少数民族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的风土人情。海南省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首次将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儋州调声带上联合国总部的舞台,他们表演的儋州调声《职校—成就你梦想的殿堂》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成都市马鞍小学校则将四川清音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给世界,他们表演的《风鸢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诗宋词与四川清音完美融合,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动人场景。攀西绵阳南山国际学校以校园剧的艺术形式,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移植到中国四川省的大凉山,展现了凉山彝族民族特色,彰显出彝族人民真善美的性格特点。沈阳雏鹰教育推广中心的歌舞表演《中华颂》,通过歌舞的形式,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热爱祖国、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

  结束了在联合国总部的演出之后,展演代表团还来到马里兰大学参加了“星光校园 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马里兰大学星光盛典演出活动,这也是继“星光校园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光盛典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相关演出活动之后,在美国的又一所高等学府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国青少年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第五届“星光校园 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一方面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闪烁着炫目光彩的音乐、舞蹈、戏曲等节目展现给世界,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中国青少年通过参与活动,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学生领袖的综合素养。

  峰会期间,活动主办方代表还专程拜访了世界著名华人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以及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李鸿先生、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岑建君先生,年逾九旬的陈香梅女士和两位参赞都对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学生领袖峰会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届“责任与未来”常青藤学生领袖联合国总部峰会暨第五届“星光校园 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创新人才、精英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交流的空间,为他们树立了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同时也使他们在充分感受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感受中国学生领袖的风采,并为中美两国精英教育的合作交流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平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