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存书画?重在选择温湿度变化不大的环境

  书画在装裱后,一经张挂展示,便会在自然的环境中历尽“阴晴燥润”。它的纸张、绫绢、糨糊都会因受潮而舒张,因干燥而收缩。而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纸张、绫绢和糨糊的伸缩率不会完全一致。这样,反复伸缩的结果势必导致原先平整的书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变得凹凸不平。因此,陈列张挂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

  例如,北方某文物单位在江南一博物馆内的大殿中进行书画展览,由于遇上江南绵绵不断的梅雨天气,空气中的湿度几平达到饱和,又难以有效防范,结果使得整批书画通体软绵,有的作品甚至出现了霉斑。宋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就有“窗牖必油纸糊,户口常垂帘”的提示,今人更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另外,我们平时张挂书画的居室,由于空调、烹调等家用电器的作用,会使空间的温湿度发生较大的起伏变化,对书画的平整度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就使人联想起裱画界对砑画作用的不同认识。笔者认为,砑画除了使画面免受磨损、幅面光滑软薄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也使纸纤维间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密,对画幅的平整起定型作用,这才是砑画最主要的作用。因为它所造成的紧密的质地,再加上背面的上蜡,都加强了画幅本身的防潮能力。

  书画的收藏保护,受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灰尘、光线、昆虫、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最基本而且一直在起作用的因素是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潮湿和干燥会引起纸纤维许多性质的变化,纤维的收缩与膨胀就是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特别是温湿度的忽高忽低对它们的破坏性极大。

  笔者曾参观过两家书画收藏单位,一家把书画放置于有空调房间中的密闭木箱里,虽然室内恒温恒湿,但密闭木箱内却潮气袭人,绢本书画发现霉迹;另一家把书画放置于没有空气调节设备的四楼顶层中,由于每天的干湿变化较大(更不要说一年四季内的变化了)导致了书画局部开壳、折断,危害之重,不忍目睹。因此,建议收藏书画的单位或个人,可在较密闭的收藏箱柜内,在底部、四边及上部衬垫和覆盖上多层宣纸。用这些宣纸把书画包裹在中间,靠这些宣纸来发挥吸湿和放湿和作用。如果发现宣纸有些潮了,就选择天朗气清之日•,将宣纸拿出来进行晾晒,干燥以后再放入箱柜中。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既经济又操作简单,而书画则始终保存在一个温湿度变化不大的环境中,从而使书画得到保护,达到了延年益寿的目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