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今起绽放“西湖之花”

  江南旖旎风光中款款绽放的“西湖之花”,其实说的是西湖绸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今天开始推出“美丽的西湖绸伞——西湖绸伞精品特展”,展期2个月,到10月30日结束。

  工作人员说,这次展览用了近4年时间筹备,寻访了20余位西湖绸伞关联者,最终展示了杭州人自己制造的工艺精品,也告诉你西湖绸伞背后的故事。

  伞仿佛天生就是属于江南的,戴望舒的《雨巷》为杭州的伞赋予了婉约的气质。

  20世纪30年代,杭州实业家都锦生以杭州本地的淡竹和丝绸为原料,以江南地域文化、西湖人文风景为主要创作元素组织创制西湖绸伞:伞头为三潭印月造型、伞面刻版刷花西湖美景、伞扣为传统中式盘扣,延续了南宋以来温婉典雅、精致内敛的风韵气质。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备受外国人士推崇,被赞誉为美丽的“西湖之花”。

  西湖绸伞需经过选竹、劈青、贴青、上架、伞面装饰等18道纯手工制作,要求做到“三齐一圆”,即顶齐、节齐、边齐,收拢圆浑,复成天然竹节,即“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伞面装饰中的刷花和伞面贴青两大工艺。

  2008年,西湖绸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展览首次将70多把不同发展时期的西湖绸伞集结展示,最大的伞半径达122厘米,而最小的伞半径只有15.5厘米,大家不仅可以感受完整的西湖绸伞发展历程,还能欣赏排须伞、灯笼伞、伞灯等罕见的工艺伞。

  展览期间,还将邀请西湖绸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志明等绸伞技艺传承人,开展工美大讲堂、工美沙龙等活动。工美馆二楼的大师工作室每天有西湖绸伞现场制作,全方位展示制作工序;还将推出多场“我是伞面设计师”画伞面、绸伞穿花线、刷花等体验活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