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闻喜县坡申村发现一处抗战时期的地道遗址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这雄壮激昂、耳熟能详的歌曲,曾是家喻户晓《地道战》电影中的插曲,反映了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战争,创造了抗战史上的惊人奇迹。

  值此,在中国人民迎来抗战胜利71周年之际,闻喜县河底镇坡申村的一条大深沟里,惊喜地发现了一处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遗址,并吸引众多人前往观看。同时,也成为研究当地抗日斗争史一个活生生的真实范例。

  闻喜县坡申村位于闻垣公路以北3公里处,整个村庄座落在半垣半旱的丘陵地带,一条大深沟紧挨着村边。夏未初秋的一天,我们一行5人在当地村民的热情带领下,慕名来到地道遗址,进行了亲身体验。一进入这条传奇的大山沟,只见一孔破旧的土窑洞,孤零零地伫立在杂草丛生旁,老乡说这就是当年的地道口。据说原来的洞口在深沟的半崖,旁边有条通向洞口的小道,周围茂密的树木,把洞口遮掩的严严实实,十分隐蔽,不易被发现。等我们走进洞内才知道,洞内竟隐藏着5个神秘的地道口。而且这5条地道内,忽大忽小、忽宽忽窄,又弯弯曲曲、互相贯通,还有土坑、防毒口、通气孔、瞭望口、储藏室和秘密出口等。除此之外,地道内每隔1.2米的地方设一个灯台,为地道内提供照明用。同时,暗道机关、掩体工事和陷阱布满整个地道,每个陷阱下边设有许多尖利的木桩,上边盖有活动的木板,可攻可守,明暗交叉,防不胜防。尤其是地道内的防水设计,更称奇妙,不管往地道中浇灌多少水,这边灌哪边出,就像电影《地道战》中的情景一样。

  年轻的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贾彦套边走边说:“我小时侯经常与小伙伴们在地道内玩耍捉迷藏,那时感到地道非常长,估计有2里多,如今随着年久失修和人为毁坏,地道越来越短了,现在还抽空到地道内看一看。小时侯觉得好玩,如今感到很有研究价值。应该对地道进行抢救性整修保护,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抗战地道遗址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

  我们怀着好奇心实地察看后,大家对此惊叹不己。地道规模虽然不大,也比不上冀中平原地道的壮观,但哪巧妙的设计、齐全的功能,足以彰显出那个时期该村的人民群众,巧妙地利用当地丘岭沟壑深挖地道,进行避难,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聪明智慧和顽强斗志,无不令我们一行由衷地感到敬佩!站在这被岁月尘封的地道内,仿佛使我们置身于当年那硝烟四起、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看到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同仇敌忾,进行英勇抗日,保卫家园的人民战争的伟大壮举。

  该村一位今年85岁、名叫王满月的大娘告诉我们:“我婆婆在世时常说,多亏了村里的地道,才保住了她和全家人的性命。每次日本兵进村时,全村的人就赶紧藏到地道内,有的通过秘密出口躲藏到其它地方。每个洞口都有游击队员把守,敌人他不敢进来。如果日本兵放毒和烟熏,就赶紧把地道内的小通口堵住。我自家二哥就因行动迟缓,还没进入地道,就被进村的日本鬼子发现一枪打死”。

  接着,我们向老人打听,这个地道是什么时侯挖掘的?老人说她当初嫁到这个村就有地道。还有人说这原是条古地道,在抗战时期经村民多次改造,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如今,村里上年纪的老人也早已作古,现在的人们只是听老辈们传说,也没留下任何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究竟何时修建如此规模较大的地道,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有待今后研讨揭迷。

  今天,抗日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这处当年令敌寇闻风丧胆的坡申村地道,像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不管岁月如何更迭、时代如何变迁,栉风沐雨、默默无闻地一直守护在这被遗忘的大山沟里,向人们诉说着当年哪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