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些图案全记住,清代官阶大小今后一看便知!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

       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或“补褂”。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明代官服的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表示品级。文官的补子用飞禽,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清代官服也缀有补子。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与明代大同小异。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清代不同品级的文武官员的补子,先来看文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品:仙鹤

       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而仙鹤则官居一品。《相鹤经》云:“鹤,寿不可量。”《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官员补子一品采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责任编辑:小白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