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馆长:今天的创新 明天的经典

  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的未来。

  基于这样的命题和认知,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而历史正是在突破这一个一个局限中向前发展的,历史的步伐也是在后人接续前人的一个一个脚印中前进的。资讯详情:汉网财经

  所谓传统与创新,实际上是继承与发展。作为人类文化,总是打上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深深烙印。时代性是时间坐标上的节点。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风格,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和创作主群体密切关联,而时代总是在发展,这也许就是前面所说的“辉煌”和“局限”的关系。作为青年艺术家群体,一方面尊重、传承前辈,一方面又富于创造力,他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新锐”“创新”“活力”的代名词。他们在历史的河床中奔腾,是最活跃的浪花、激流。常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不仅揭示了客观自然规律,也是对青年的鼓励;常言“一代更比一代强”,不仅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也是对青年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更是寄予厚望,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回眸历史,王勃作《滕王阁序》、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梵高画《向日葵》等,都是在他们天才般的青春年华时完成了大师使命。中国现代史上,“新兴木刻”青年艺术家以刀刻魂,为唤醒民众千百万,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解放写下不朽一页。

  20世纪上半叶,以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艺术家,负笈西洋,开拓了中西合璧的现代美术之路。相关资讯:聚新闻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青年美术工作者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投身火热的生活,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赞美当家做主的人民。改革开放的春风普沐,青年美术工作者抓住恢复招生制度的时代机遇,通过学院教育学习东西方传统,在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对历史和现实反思,在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上表现出新的精神风貌。今天,在追梦、逐梦的时代进程中,青年美术工作者更是在中国精神的感召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情感温度、精神高度和创新力度的多重交汇中寻找灵感,用青春和艺术、勤奋和智慧建构美的图式。他们从五千年文明中走出来,以当代话语在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美术馆是国家艺术殿堂,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和展示了大量国宝级经典作品。其中,有许多作品出自当时的青年艺术家之手。随着时光流逝、时代变迁、艺术发展,这些作品愈来愈显示出其价值,有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成为美术史的经典,如司徒乔38岁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蒋兆和39岁创作的《流民图》,方增先24岁创作的《粒粒皆辛苦》,刘文西29岁创作的《祖孙四代》,罗中立32岁创作的《父亲》等,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在美术的长河中,从浪花、激流逐步成为主流,引领着时代的审美,汇入人类文化的大海,生生不息。

  我想,这些艺术家及其家属以及世世代代的后辈们,当他们联想起作品及其作者创作时的年龄,不禁会为青春和艺术而赞美!

  为了这赞美的绵延不绝,中国美术馆从历史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举办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与全世界美术馆一样,中国美术馆的收藏有很高的标准,收藏与否由专家委员会审定。为办好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邀请全国200多位著名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推荐优秀青年美术家的作品。举贤不避亲,每位专家可推荐两名或两名以上青年美术家,最终通过专家委员会两轮评选决定参展作品。不同院校、不同创作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艺术家推荐的青年美术家,带着风格各异的作品走进中国美术馆,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气场,所体现的这个时代、这个时期青年的所想所思、所感所为,是他们对历史、社会、人生认识的艺术表现。

  本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年龄在50岁以下,在知识结构和学历背景上绝大多数有美术院校专业教育背景,有师承,功底扎实,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在吸收各类文化艺术传统方面较为广泛。经过老一代艺术家在油画民族化、形式与内容的问题讨论之后,他们对现代主义、当代主义有相对冷静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及其当代转换有更为深入的探索,在中华美学精神学习与弘扬方面,更注重于写实、写意、抽象等诸多因素的平衡。尤其是对“写意”的传统价值、美学特质、表现方式,以及在国际语境中文化角色等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对当代生活中因传统与现代交织呈现出的各种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有着独到的把握与刻画。

  今天的青年美术家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朴素的描绘,六七十年代红光亮的夸张,80年代之后现代思潮的涌动和近10年来当代主义的影响中获得经验与教训,边走边思考,在生活和理想中寻求艺术的形式,直抵精神的表达……

  相信,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既是对青年美术家的肯定也是鞭策,希望它能为观众带来我所写的内容之外的更多思考。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