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西千佛洞发现大规模方形建筑遗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俯瞰西千佛洞崖顶考古发现的179个方形建筑遗迹。 敦煌研究院供图 摄

 

  崖顶之上1500平米范围内,179个方形建筑遗迹在150米内规则的成组分布,这在国内石窟考寺考古中实属罕见……为期三天的“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2日落幕,期间有关莫高窟姊妹窟——西千佛洞的新发现被首次披露。

 

  同属敦煌石窟群的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军参与了此次西千佛洞崖顶考古挖掘工作。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为配合西千佛洞崖体加固工程,敦煌研究院近年组织专家对西千佛洞未编号的洞窟分布的崖面区域和崖顶进行清理挖掘时,发现了这批疑似塔基的方形遗迹,但目前它尚存功能和时代两大疑问。

 

  据了解,此次西千佛洞考古共清理了未编号的洞窟42个,并在崖顶发现疑似塔基的建筑遗迹,最深处30公分,最浅处几公分,现场被清理的平平整整,期间只出土臧文经、瓷青纸等很少的遗物。

 

  王建军说,此次清理的石窟多所处位置不太高,而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党河水库和防洪坝,这些洞窟经常住人,石窟本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改变了石窟形制,遗物也很少。根据分析,这些洞窟与现存壁画的洞窟共同组成完整的石窟群,与莫高窟和榆林窟的情况相同。

 

  对于西千佛洞崖顶方形建筑遗迹的性质和功能,王建军查阅大量资料、对比老照片,以及走访当地“老先生”并无任何收获。他说,“塔一般分为礼拜和葬人两种功能。但如果是埋人的话,一次不可能有这么多规则的遗迹,也未发现一点骨灰痕迹;如果是做礼拜,遗迹之间20公分的间距也不可能。”

 

  通过对比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寺的塔群和宁夏青铜峡市108塔,初步判断这些方形建筑遗迹很可能也是塔群被毁后留下的遗迹,作为石窟寺辅助的宗教活动场所。王建军分析称,目前还未见到有关西千佛洞窟顶有塔群的任何资料。根据现有资料,应是一次比较彻底的人为破坏,致使后人无任何记载。

 

  王建军表示,此次清理发掘将为中国石窟寺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也为石窟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尽管目前尚存一些疑问,但这也是考古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随着发现多了自会有定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