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收藏切忌“贪财好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调查,在沉香行业中,困扰沉香爱好者的最大问题便是,沉香市场假货横行,一不小心就会买到假货。那么,如何才能降低买到假货的概率就成了消费者最为迫切解决的。香至尊沉香创始人孙玉辉总结了两点,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避免假货问题,那就是不要“贪财”和“好色”。

 

  选购沉香切忌“贪财”

 

  孙玉辉解释,“贪财”指的是购买沉香贪图便宜,寄希望于以低廉的价格买到高品质沉香。所谓一份价钱一分货,只要保持理性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便宜的背后,要么是假货,要么是瑕疵品。

 

  真正野生沉香的价值是很高的,而且沉香资源很少。一串普通的入门沉香串珠,价格也会在千元以上。很多入门收藏者既要求等级,还要求价格低,是绝对不可取的。目前市场上不法商家正是利用沉香爱好者的这一心理特征,实施制假售假的行为牟取暴利。

 

  同时,真正高品质的沉香有极高的保值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优质的沉香制品价格一般不会太低。如果沉香收藏者遇到了十分便宜且品质又高的沉香制品,很可能是产品真假、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市面上售价太过便宜的沉香到底是真是假,品质如何,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最后,提醒大家尤其注意遇到节日和非节日天天打折的这部分商家。进行打折促销,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一些不法商家却趁机浑水摸鱼,主要为部分低端或不知名品牌,他们用极具诱惑力的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销售伪劣沉香产品。因此面对这种天上掉下的“馅饼”,沉香收藏者务必保持清醒,谨防上当。

 

  选购沉香莫要“好色”

 

  “好色”指的是沉香爱好者在购买沉香时,光凭沉香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沉香价值大小,认为颜色越深的沉香就是越好的,其实,这是一个相对论,孙玉辉认为,这个判断依据并不适于所有沉香,沉香爱好者在选购沉香时不应仅以颜色定价值。

 

  市场上现有的沉香包括红油沉香、黑油沉香和黄油沉香。

 

  红油沉香以柬埔寨、越南芽庄,巴布亚等地居多,其中越南芽庄的红油,品质最高,结油质地较松软,油质直接把纤维渗透蜜化,进而转成红色。

 

  黄油沉香,以海南以及芽庄为代表,一般取香于枯木倒架,属于黄奇楠树种的类别,和黑油一样有明显的纤维丝,多半采香于枝干部与树心部,是很特殊的一种油脂,味道则最沉稳,是沉香甜气的代表。

 

  黑油沉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基本上占据了所有沉香市场,而且多数可形成沉水料,油脂颜色为深色接近黑色。

 

  目前市场上普遍认为红油沉香最好,黑油次之,黄油再次。但其实,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以海南沉香和柬埔寨菩萨蛮沉香为例,海南沉香以黄油和黑油为佳,其中又以黑油为最好;而柬埔寨菩萨沉香有黑油、黄油、红油之分,红油为上、黄油次之,黑油就不如前两者了。由此可见,不同产地,沉香颜色等级的划分也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说,我们在日常购买沉香时,千万不要仅靠颜色来判断沉香的价值。衡量沉香品质好坏最重要还是要靠香韵这个硬性标准,并且,颜色越深品质越好,只能针对同个产地,同种品类之下的沉香,否则就无法比较。

 

  勿“贪财”,实则是告诫我们心理上保持理智;勿“好色”,则要求我们不要以一种方法简单粗暴地来辨别沉香品质。识别沉香真假和好坏既考验购买者的心理素质,又考验购买者对沉香的了解程度,因此需要我们练好“基本功”,方能玩转沉香市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