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萨都剌 遍访金陵胜迹留下脍炙人口名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萨都剌曾在南京写下《念奴娇·登凤凰台怀古》,图为金陵四十景中的凤凰台。

 

  元代诗人萨都剌年轻时在江南经商,曾到过南京。中年后他两度来南京担任公职,公务之余,遍访金陵胜迹,对古都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写下许多关于南京的诗词,有山水诗、记游诗、登临怀古诗等,抒发了自己对古都沧桑经历的感慨,记录了那个时代南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社会变迁。

 

  虽为著名诗人却身世模糊

 

  萨都剌,字天锡,别号直斋,本为西域答失蛮氏,回族人。他的家族在随蒙古西征大军东返时迁至内地,入居中原。萨都剌虽出身将门,但至他少年时,家道已中落。青年时期,作为家中长子,支撑家庭的重任落到他的肩上,他只得经商做买卖,以维持全家生计。

 

  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萨都剌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过镇江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台掾史、燕南河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廉访司知事、翰林应奉、江浙行中书省郎中、江南行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司等职,晚年致仕以后,萨都剌贫困潦倒,流寓东南,后不知所终。

 

  萨都剌是元代诗坛一位出色的英才,与元朝著名诗人虞集、杨维祯齐名,也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汉语写作而取得非凡成就的少数民族诗人。其作品关注现实,题材多样,风格独特,具有风流俊爽、流丽清婉的特色。萨都剌还兼通书、画,可谓多才多艺。诗人生活的年代差不多与元代相始终,作为一个终生蹭蹬于社会下层的低级官吏,对这个内忧外患不止、铁马干戈不息的时代有着真切的感受。

 

  萨都剌在作品中较多地记录了民间疾苦、揭露了官吏残酷。他还写有许多山水诗与怀古诗。在经商、做官的过程中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比起货物金钱,水光山色于他更有吸引力,每一个地方的山水风光,都使他迷恋陶醉。

 

  萨都剌是进士,又属身份仅次于蒙古人的色目人,诗文成就也不凡,其生平按理应会在史籍中留下文字。然而由于他一生官沉下僚,担任的多是八九品小官,因而他的事迹在史籍中未有什么记载,关于他的籍贯、生卒年、行踪、作品等都存在种种不同说法,留下重重谜团。

 

  两度到南京江南行台任职

 

  萨都剌本质上是一个读书人,“心求安乐少思钱”,对金钱并不看重,也不想在追逐财富中度过一生,一心希望通过读书赚取功名,实现自己的济世之志,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因为元朝建立后将唐宋以来的科举选仕制度停废了数十年,堵塞了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通道,使他只得在商贾生涯中漂泊、沉浮。

 

  元仁宗时,朝廷开科取士,给无数读书人改变人生命运点燃了梦想。萨都剌在人过中年后,终于等来期盼了几十年的机会,元泰定四年(1327年),他“试丁卯阿察赤榜,赐右榜第三甲进士”。这时诗人虽已50多岁,但锐气却没有被艰难的生活磨蚀掉,他雄心犹在,希望能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他来到镇江就任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这是一个掌管一方狱讼、钱谷、工役等公务的官职,在任期间,他为民做主,解民所困。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至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他调任江南行台掾史。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到至正八年(1348年)他又到南京担任江南行台侍御史。由于官职低微,他在江南行台任职时的事迹未见流传。

 

  萨都剌有着远大的抱负,然而,他的职位一直很低,只是一个位卑言微的八九品小官,想有作为却无法施展,始终处于“自笑江南无用客,一春无事只题诗”的窘境。他也信奉以诗歌反映时事,希望自己的声音能传入宫廷,为改变社会现状尽一份力,然而社会现实的残酷和百姓生活的艰辛却使他大失所望。

 

  遍访金陵胜迹留下许多佳作

 

  萨都剌年轻时在南方经商,其间曾到过南京。南京是他喜爱的地方,他多次梦想来到这座古城。当有一天真的前往南京时,可以想象诗人是多么的激动、欣喜。在第一次前往南京的路上,虽然空中下着丝丝细雨,但他的心情轻松愉快。他在《金陵道中》五首诗中记录了这趟旅途的见闻与感受:“梦想江南今日到,肩舆过处落花风。行人五月金陵道,石竹花开白雨中。”

 

  在江南行台任职时,他广交各界朋友,体察风俗民情,遍访名胜古迹,对古都南京作了更全面的了解。他和好友薛昂夫、张翥等人登赏心亭,访景阳宫井、周处读书台,沿青溪夜行,游长干寺、铁塔寺、龙潭紫薇观等。有的地方他不止一次前往,比如凤凰台,便曾“几回惆怅此中行”。

 

  南京山川形胜,虎踞龙盘,古迹众多,内涵丰富。六朝古都的江山胜迹、沧桑经历激发孕育了他的灵感、情思,他写作了许多关于南京的诗词,有山水诗、记游诗、登临怀古诗等,抒发了自己对古都沧桑变化的感慨,记录了那个时代南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社会变迁。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他与南台御史大夫易释董阿登临凤凰台,在凤去台空的古迹前,他触景生情,思绪万千:

 

  六朝歌舞豪华歇,商女犹能唱后庭。千载江山围故国,几番风雨入空城。

 

  凤凰飞去梧桐老,燕子归来杨柳青。白面书生空吊古,日陪骢马绣衣行。

 

  萨都剌作品以诗为主,另还写过一些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大都为人们耳熟能详。其中写南京的就有《念奴娇·登石头城》、《念奴娇·登凤凰台怀古》、《满江红·金陵怀古》等,风格刚健清丽,意境苍莽远阔。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