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成都年轻人这样传承
2016-08-19 11:10: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已浏览次
斑驳泛黄的祭祀画、奇特的造像、色泽晦暗的法器、五彩斑斓的袍服……一件件在外行眼里神秘莫测的器物却是原道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核心。在四川原道文化博物馆的四层展厅里,有一层是专门陈列道教文物的展厅,让人第一次可以这么集中地、系统地看到如此多记录道教文化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文物。
据该馆馆长刘长久介绍,这几年成都的道家文化深深地打动了年轻一代,来这里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人日”和“草堂一课”
今年2月14日,成都草堂小学师生在杜甫草堂朗诵杜甫诗歌。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人日”,成都杜甫草堂举行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祭拜诗圣杜甫仪式,众多学者、诗人和市民游客齐聚杜甫草堂,举行祭拜仪式和诗会。
杜甫草堂博物馆于2012年正式推出“草堂一课”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体验项目。项目至今已开展教学活动400余次,覆盖全市大中小学40余所。
据了解,“草堂一课”打破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置于草堂古朴典雅的清式建筑和秀丽清幽的古典园林之中,延伸到占地500亩的浣花溪诗歌主题公园之内,实现“草堂一课”教学场地基于博物馆空间的拓展。
在工作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们沿着幽深宁静的中轴线依次参观了照壁、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主要的诗歌创作等,参观了典型川西民居,杜甫曾居住的茅草屋。
仰止堂内,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深切体会到了汉服之美。
“当国学小喜神,做文化小使者”
从2005年起,“武侯祠成都大庙会”落户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游喜神方”活动便是每年“武侯祠成都大庙会”的重要环节。人们踏访武侯祠,拜谒刘、关、张和诸葛亮,祈求一年的吉祥安康。
为贴近春节的民俗文化脉搏,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自2004年始,面向全市7—12岁的小朋友,选拔20名“小喜神”。大庙会期间,小喜神巡园送福、表演节目;在喜神小屋与观众通过三国知识问答互动、盖喜神印章,用多样的形式来传播三国知识、展示民俗文化。
迄今为止,“小喜神”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前后有近千名小朋友参与,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2013年起,又专门定制了丰富的文化课程,教授历史、民俗、国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通过《出师表》、《诫子书》等国学名篇的教学,提升了“小喜神”的文化内涵。
金沙遗址上的“小小讲解员”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金沙文化已经被列为成都市的三大文化品牌之一。
“小小讲解员”活动是该馆着力打造的一项社会教育活动。从2012年开始,该馆为孩子们提供系统、充实的培训内容,并进行一对一现场辅导,力争让每一个孩子了解到讲解要领,掌握相关历史知识;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避免死记硬背,更加凸显个性化特点;在上岗服务期间,严格要求小讲解员的到岗、离岗时间,制定相应工作规范,让孩子们在体验讲解的同时,懂得社会规则、培养良好习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