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公务员”试用期竟长达三年
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夏侯婴被刘邦打伤,被人告发后,刘邦不敢承认也就罢了,没想到夏侯婴也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弄伤的,“掠笞数百”,终不改口。夏侯婴当然不是傻了疯了,因为此时他俩都在公务员试用期,一旦承认打架了,按照秦律,都会被取消候补资格。
秦朝的公务员试用期一般是一年左右,这在秦简《编年记》中写得很清楚:有个叫“喜”的人,在秦始皇三年八月被选为吏,直到次年十一月才被正式授职,试用了一年多。汉代沿用秦制,公务员试用一年,称职了才转正。这在《汉旧仪》中也写得很明白:“皆试守,满岁为真。”
真要细究起来,我国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公务员试用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追叙唐尧治理天下时,有这样两处小细节,一是四岳建议委派鲧治理洪水,尧不放心,四岳说:“异哉,试不可用而已”;二是四岳建议尧把帝位传给舜,尧说:“吾其试哉”。这两个“试”,都是我们现在说的“试用”。
一定程度上,试用的结果也是能者上岗,庸者退下。鲧没干好,“故放退也”;舜在与五典、百官、四门以及“摄行天子之政”等相关的多个岗位试用,皆有成绩,最终被确定为接班人。
就是那些考中的进士,也不像有些戏中说的,一考中就授予官职。唐代的刘禹锡,贞观九年(公元793年)登第,两年后又通过吏部试,才授从九品下的司经局太子校书郎。还有白居易,尽管一家人都在官场上混:父亲白季庚历任彭城县令、徐州别驾,叔父白季康当过溧水县令,大哥白幼文做过浮梁主簿等,白居易自己也是两年后才通过吏部试,授正九品秘书省校书郎。
“招干”考试就更不用说了,就拿宋代为例吧,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有幸考上来的准官吏,也都是从“习学公事”的“实习吏”做起的,等到补上缺额,才能算是端上铁饭碗,成为“正额吏”了。若是三年“习学”仍不合格,卷铺盖走人。
清代的康有为,在发动“公车上书”那年,就是工部一个见习生,有的辞书上说他当年就授工部主事了,但未就职。其实这是不符合史实的,康有为那个职,只是一个主事官阶,要想真正做到实职,还要等到满一定期限后补缺。我们从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可以看到,尽管他分发工部后参加了朝考,但仍以工部见习官员的身份求本部堂官代为递上奏给皇帝的万言书。
当然,实习官员也是有一定权力的,比如光绪帝看到康有为上的“以京城街道芜秽,请修街道”的附片后,“交工部会同八旗及顺天府街道厅会议”,康有为也参加了这个会,但由于工部堂官李文田压制他,最终令他拂袖而去,炒了工部的鱿鱼,编印他的《中外纪闻》去了。
不过,尽管是见习生,工作大多也是非常认真做的,而且会非常主动。我们翻一下段光清的《镜湖自撰年谱》,也能看到这方面的内容。作者段光清以举人身份参加了道光二十四年的大挑,以一等知县分发浙江试用,他不但到杭州后连“每夜自提灯笼,步行街道”这样的事都做,就是在去杭州的路上,寄住在老乡湖州知府罗澹村的知府衙门时,都没忘“澹村或亲问案,余必自旁观之”。可见那时实习生的费力与用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