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延陵村图轴
《延陵村图》轴,明,董其昌绘,绢本,设色,纵78.5cm,横30.2cm.
本幅自题:“延陵村在茅山之东,有张从申碑。从申,唐大历时司直。赵子固称其书品在李北海之右。玄靖天师碑与延陵季子此碑皆在华阳,笔法类徐浩三藏法师碑。延陵碑萧定作也。略曰‘听乐辩刊国之兴亡,审贤知世数之存没,挂剑示不言之信,避国保无欲之贞,玄风可想,至德如存云’。旁有四贤,以祀董永、韦昭、王素与季子而四。癸亥二月,画于丹阳舟中,因命之延陵村图并书此。董玄宰。”钤印“董其昌”。
收藏印钤“刘氏寒碧庄印”、“蓉峰鉴赏”、“吴邑刘恕审定”、“讷庵”、“寒碧主人”、“保三鉴藏”。
“癸亥”为明天启三年(1623年),董其昌时年69岁。清青浮山人编《董华亭书画录一卷》著录。
延陵村因有“唐人张从申碑”而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画家以此为题,意在创造出与石碑意趣相同的“古意”。此图以鸟瞰的角度取景,描绘延陵村的整体风貌。构图内容丰富,运用山势的转折、峰峦的呼应以及烟云的空间留白营造出广阔辽远的空间,表现出延陵村的地理风貌。然而,这又不同于写实再现,画家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出绮丽浑厚的山峰、蓊郁奇崛的松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村舍,这正是在真实山水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加工。在笔墨的运用上,图中山石的画法是将勾勒与董、巨的披麻皴相结合,笔法精微。设色追求晋唐风韵,古雅淡泊。在此,画家将元人的笔墨情趣与唐宋人的造型、意境相结合,进而营造出平淡典雅、天真朴拙的“古意”,画中的延陵村因而显得真实而又具有悠远的意味,宁静清幽而又古趣盎然,这是董其昌所创造出的“奇景”。此外,画面上端的楷书结体端庄秀雅,墨色清旷明润,有晋唐人风度,与画面本身共同传达出一种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