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青年才俊聚港城话创新

  8月16日,第三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暨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就展在秦皇岛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300多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这场学术盛宴,就化学、生命、信息、工程四大领域前沿创新展开对话交流。

  此次论坛主题为“青年——科学的未来”。为期一天的论坛高效紧凑,围绕18个研讨主题设置的“化学的新前景”“机器人与未来人类新生活”“基因技术的新突破与新应用”“新形势下工程科学的新使命”4个分会场内,共举办了25场学术报告。机器人、基因组学、智能制造、分子诊疗……本届论坛不仅参与学者人数激增,研讨主题也更聚焦于热点前沿。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等在内,30位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报告,“科学巨星”们轮番出场,精彩的演讲让众多青年科学家大呼过瘾。

  “论坛推动京津冀三地间基础研究学术交流合作的作用不断凸显。”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郭玉明介绍,根据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有关协议,三地已搭建起以论坛为载体的基础研究交流平台。京津冀三地还共同出资,设立专项资金,围绕共同关心的南水北调、轨道交通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组织实施了多期合作研究计划,由京津冀三地青年科学家联合组成研究团队,并建立起评审专家共享、异地评审和专家信息互换机制,切实推动了三地间的协同创新。

  青年科学家是最富创新活力的群体。为培育打造一批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学家,河北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计划,目前已经资助10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这105人中,已有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90%以上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部委的重点项目资助。”郭玉明介绍,这些青年科学家已经成为我省学科发展,创新团队培养的带头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