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手电看化石 自然博物馆里的“奇妙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天来自然博物馆参观恐龙化石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您尝试过熄灯后到博物馆,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打着手电参观恐龙化石并且在博物馆安营扎寨与“恐龙”一起过夜吗?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前晚,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以“我的邻居是恐龙”“与马赛人做邻居”为主题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18组家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

 

        前晚7时,天津自然博物馆里大多照明灯已经关闭,一些高大的恐龙化石和动物标本在微光的照射下,反而比平时显得更加醒目。为了让参与的18组家庭能更好地融入“博物馆奇妙夜”的情境中,大家在脸上进行了彩绘,一些参与者甚至把自己画成了土著人。正式活动开始前,大家先进行了“预热”,通过观看4D电影《羽龙传奇》,对恐龙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随后,大家进行了“破冰”游戏——恐龙拼拼乐。小朋友分组完成恐龙拼图,在此过程中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之后进行的是化石乐“翻”天,自博为大家发放了三叶虫化石模型,让孩子们给化石上色,家长从旁辅助,增强亲子互动。

 

        接下来,就是活动最“刺激”的部分了。在漆黑的二楼展厅里,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侏罗纪时期很有代表性的剑龙、霸王龙等恐龙的化石及模型,并讲述这些恐龙的故事,参与者手持手电,边走边听。讲解过程中,讲解员还给孩子们分发不同食性的恐龙图片,让孩子们在展厅中寻找出这些恐龙最爱吃的食物。

 

        一系列活动结束后,自博的工作人员为参与家庭分发了帐篷、睡袋,并指导大家在展厅里搭帐篷、钻睡袋。参与者们紧邻恐龙化石而睡,体验野外生存的感觉,与“恐龙”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