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博物馆 来了群“洋渔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游客穿上蓑衣和当地老渔民一起摇橹

 

  日前,在石狮市鸿山镇东埔三村里的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内,穿着过去海上劳作蓑衣的“渔民”摇着桨橹,撒起渔网,感受着传统渔民劳作的艰辛。可这些“渔民”却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是来自万里之外的古巴、巴拿马、墨西哥等国家。

 

  7月31日,29位外国游客在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在博物馆内,游客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这座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博物馆。博物馆内集中反映的海峡两岸渔业文化发展的历史,让他们兴致盎然,纷纷拿起相机拍照。有的游客甚至穿上老渔民过去劳作的蓑衣,与石狮的老渔民们一起摇起桨橹,体验一把渔民的生活。

 

  原来,这些外国游客都是自己国家海洋渔业领域的官员或者专家。最近他们受邀前来接受渔业投资与海产品加工技术交流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抽空前来对我市的海洋渔业历史以及目前海洋产业企业进行参观考察。“通过参观博物馆,能够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我国悠久的渔业文化,更能感受到如今我国海洋渔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陪同参观的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表示。

 

  当这些游客了解到这是一家民间自办的渔文化主题博物馆时,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石狮渔民保护渔业文化的行为表示赞赏。原来,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是由东埔三村的渔民自发筹建,并于2014年9月6日正式成立,并免费对外开放。整个博物馆分为“耕海犁浪”、“天风海涛”、“闽海雄风”和“渔业安全”等展区,并且由热心村民担任志愿导游,目前已经为两万多名来访者进行讲解。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