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为何斥20亿保护拉萨古建和唐卡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近日表示,未来五年,国家支持西藏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将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拉萨古城、唐卡文物、馆藏文物等文化文物项目。
新闻提到的唐卡文物就是藏区传世唐卡,目前已被国家列入重点文化文物保护项目。国家为什么拨巨款保护唐卡呢?或许到过藏区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唐卡作为藏区文化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格式各样的唐卡画院和艺术品店。于藏族同胞来说,唐卡绘画有着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唐卡(Thang-ga)系藏文音译,即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题材广泛涉猎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作品,有着显著的民族特点和宗教色彩。
唐卡采用鲜亮的色彩描绘神圣的佛教世界;颜料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以及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
唐卡绘制要求极其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藏传佛教经书所述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鼻血绘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这就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五世达赖喇嘛在其《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中也明确的记载了此事。之后,唐卡开始了缓慢的发展。
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文物都刻有该民族的烙印,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兴衰和性格特点。藏族因其世代生息于雪域高原而拥有了与其他民族不一样的禀赋。由此衍生起来的唐卡绘画不仅表达一种宗教信仰,更象征世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美好理念,它已经成为藏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番国家文物局斥巨资的初衷是把拉萨文化文物真正保护起来,且冲刺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目标。其中包括拉萨古城整体保护修缮和申遗工作,对77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唐卡是重点),对西藏博物馆等9座博物馆进行新建(改扩建)或展陈提升。
希望,在未来五年,在国家重点保护下,有更多艺术细胞的藏族青年甚至其他民族同胞投入到唐卡魅力的怀抱,让藏族唐卡绘画艺术被更多世人所了解、所尊敬。
当然,时下也有少数怀揣商业目的的生意人贩卖唐卡、以假以次欺骗游客好感。这是自私、有损民族形象的行为;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个别现象而否定了唐卡绘画艺术真正的魅力和象征意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