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博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世界影响、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承历史、弘扬先进文化、展示中华文明的生动载体。要建设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功能完善、作用明显、地位凸显的博物馆,关键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

  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应当坚持“四轮驱动”。

  无论是从全国文博人才队伍的总量看,还是从全国文博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看,乃至从博物馆建设发展的自身规律看,都必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只有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才能推动文博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提高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博物馆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博人才队伍,应当坚持“四轮驱动”,全面发力。

  (一)努力打造一支“精本职、通相关、懂邻近”的文博专业人才队伍。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文博单位从业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仅占5.7%,中级职称的仅占14%,其总量是严重不足的。文博专业人才队伍应该由大量的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组成,主要从事文物的收集、保护、修复、鉴定、利用和科学研究。打造这支队伍的目标是:德艺双馨、博学多才、成果丰硕,成为文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博物馆内涵式发展的“专家库”。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一批懂文物的征集行家、鉴定专家、修复大师、学术权威和领军人物。

  (二)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会协调、善管理”的文博管理人才队伍。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设立专门文物行政部门的仅占¼,县市一级大量行政管理职能由文管所、博物馆等事业单位代行,全国文物行政管理人员平均每县不足3人。面对如此状况,博物馆必须有加强文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博物馆的日常管理、规范运转、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安全保卫和组织协调。打造这支队伍的目标是:成为博物馆和谐发展“参谋团”。说到底,这支队伍不但要成为办文、办会、办事的高手,而且要成为科学管理、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安全保卫和组织协调的行家。具体地讲,在办文方面,要成为打造精品的行家,所写的文稿必须达到“四有”:即言之有物不空洞、言之有理不肤浅、言之有情不呆板、言之有序不杂乱。在办会方面,要成为打造品牌的行家,所办的会议有规格、有质量、有影响、有借鉴价值、有推广经验。在办事方面,要成为铸就形象的行家,所办的事精明、精到、精准、精深、精细,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博物馆形象和水平。在进行博物馆等级考核评估方面,能够从藏品体系、陈列体系、研究体系、社教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经营开发体系等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到位。在党的建设方面,能够为博物馆的业务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人才支撑、文化动力、舆论支持、和谐氛围。在安全保卫方面,能做到让博物馆万无一失,平安无事。

  (三)努力打造一支“作风实、善节俭、会当家的”文博后勤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博物馆的经费预算、经费筹措、经费保障、经费管理、物资采购、物资管理、基建工程、绿化美化、职工福利待遇提升等工作。培养造就这支队伍的目标是:成为博物馆持续发展的“红管家”。在经费预算筹措方面,要坚持超前思考,未雨绸缪,统筹兼顾;在经费保障方面,要坚持“发展第一、研究至上、教育为本、服务观众”的原则,力争把有限的经费向重大项目和学术研究倾斜;在经费监管方面,要严格按财经纪律办事,一视同仁,严管细抠,杜绝浪费;在物资采购方面,要坚持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大宗物资采购坚持馆班子集体研究,严格按招标制度办;在物资管理方面,要严格出入库登记制度、两把锁制度、盘点清理制度,严禁虚报冒领;在基建工程建设方面,要严格招投标程序、项目代建、项目监理制度,严格验收、严把质量关,杜绝“豆腐渣”工程;在绿化美化方面,要严格护照“园林式”、“花园式”先进单位的要求,搞好博物馆的内外环境打造和美化亮化工程;在提升职工福利待遇方面,要加大博物馆的经营开发和创收力度,增强博物馆自身的造血功能,力所能及地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努力为博物馆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创业环境。

  (四)努力打造一支“懂市场、会经营、善开发”的文博经营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策划设计、包装宣传、市场运作和品牌打造,为壮大博物馆的造血功能创造佳绩。培养造就这支队伍的目标是:当成为博物馆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具体地讲,这支队伍要根据博物馆的自身定位、地域特色、自身优势、地位作用等,策划设计出体现博物馆品牌实力的文化系列产品,这个产品设计既要典雅大方,又要价廉物美;既要新颖别致,又要便于携带。同时,还要善于协调引进和推广各种展览,为推动博物馆的产业开发提供资金积累和经验推广。

  上述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如车之“四轮”,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必将有力推进高素质文博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提升。

  二、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博人才队伍,应注重“六个坚持”。

  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尤其应注重“六个坚持”。

  (一)坚持用事业造就高素质的文博人才。就是要为高素质文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让高素质文博人才明确文博岗位是成就事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平台。克服把文博工作当职业、当谋生手段的肤浅认识,牢固树立“把文博工作当事业干、当艺术追求和毕生追求”的理念。

  (二)坚持用环境凝聚高素质的文博人才。既要为培养造就为高素质文博人才创造舒适宜人的硬环境,又要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博人才营造“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软环境。博物馆要给高素质文博人才教方法、压担子、交任务,让年轻的同志在博物馆“唱主角”、“挑大梁”、“站前台”、“打头阵”,尽早进入文博事业发展的“快车道”,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坚持用机制激励高素质的文博人才。就是要实施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工作机制和退出机制。在引进机制方面,要对高学历、高水平的文博专业人才在工作待遇、生活待遇给予政策倾斜, 对他们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医疗补贴、子女入学、职级晋升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让真正有学识、有才华、有能力的高素质文博人才能安心尽职地在博物馆工作 ,从而把博物馆高素质文博人才的增量和总量做大。在工作机制方面,在课题立项、论文发表、著书立学、举办讲座、举办论坛、办公条件等方面多给予政策倾斜,多为他们提供攻坚克难、展示能力的机会。在退出机制方面,采取评聘分离的办法,对于职称较高,而实际操作能力差的文博人才不能聘用,让他们培训后上岗。如果通过培训,仍然不能被应聘的,按照劳动法,对其解聘。

  (四)坚持用荣誉褒奖高素质文博人才。要以实施绩效工资、项目工资、协议工资为契机,对凡是给博物馆争得省部级以上荣誉、在省部级以上核心期刊报刊、省部级以上公开报刊发表论文的、在省部级以上出版社公开出版著作的、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项目、研究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奖励以上奖励的,博物馆应给予1:3倍的奖励,通过奖励,提高素质文博人才刻苦钻研,再夺桂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通过褒奖激励高素质人才,在博物馆真正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工资能高能低、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和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用学习提升高素质文博人才。文博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提高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坚持常态化的系统培训,才能夯实文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培训的内容上,不仅要给文博人才队伍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且要给文博人才队伍进行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法学等知识的培训,其目的是让这文博人才队伍既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研究文博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成为用渊博的专业技术技能去解决文博领域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成为德艺双馨文博通才。在培训的方法上,不仅要采取理论引导专家示范、现场模拟、参观考察,而且要采取课题研究、项目合作的方式进行能力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让文博人才达到学用结合,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目的。

  (六)坚持用法治保障高素质的文博人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自然规律。要留住高素质文博人才仅仅靠事业感情待遇留人还不够,必须靠法治。那么,我们博物馆的人力资源部门一定要按照“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要求,建立健全高素质文博人才学习、工作、生活的机制,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做到不越“雷池”,不闯“红灯”,严于律己、勇于担当、乐于创造,甘于奉献。

  总之,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领导,注重引导,强化管理,开拓创新,就一定能把搞素质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博物馆的“顶梁柱”和“核心竞争力”,博物馆建设就会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平稳推进、持续发展”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