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梵果法师于文峰寺举行佛学讲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师字法真,俗名齐瑞,湖北荆州人氏。 1983年出生于长江之畔的湖北荆州;1999年4月初8,于湖北石首东岳寺礼悟忍大和尚剃度出家;2001年9月至2007年7月先后就读于重庆佛学院、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2001年10月,于重庆梁平双桂堂惟贤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2007年9月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研究班毕业之后,受院长明学长老盛情挽留,任教佛学院至今。

 

  法师年少出家,童真入道,佛学院博学教典、融通礼仪。身居净土祖师道场随大众熏修,在多年的修学历程中,法师讲经育僧之余,亦是自行化人,严持律仪、如法守护、说法利人,广结善缘,共成功德。常以谦恭欢喜、淡泊宁静的悲心随缘接引七众佛子。

 

  讲座摘要:

 

  1、什么是圆修?

 

  六祖永明大师提倡:“万善圆修”。 善导大师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大师令人万善圆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

 

  2、什么是专修?

 

  二祖善导大师提倡:“专修净业”。十三祖印光法师提倡“一心念佛”、“老实念佛”。所谓“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正行者,专念佛号。助行者,兼诵经咒。杂行者,广修万行。修持虽有不同,但三行之共同点:必须要有回向。皆需以修行功德,发愿求生西方。 如不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泛泛念佛持咒等,只为来生福报而已。

 

  古人云:力行之君子,得一善言,终身受用不尽。不务躬行,纵读尽世间书,于己仍无所益。如真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一世界。泥龙纵泡之水中,也不免丧身之祸。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