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天山道关键地段路网综合考察”启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组织进行的 “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考察”活动,于2016年8月3日正式启动。

  丝绸之路,其实是亚欧大陆东西方各大文明区域彼此间文化交流之路。它首先是作为亚欧大陆古代陆路连接东亚、南亚、西亚、欧洲和东非各古代文明的路线与道路,而古代新疆恰恰是地理上沟通或完成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与政治、经济交流的唯一桥梁性地域。也就是说上述区域古代文化陆路沟通渠道必经以新疆为代表的中亚地区,而且是唯一通道。

  天山是西域丝路中最主要的干线通道

  丝绸之路新疆古代通道之中,天山道是最好走、最重要的一条。从帕米尔山开始向东延伸2500多公里的天山接纳和拦截来自北冰洋方向的水汽,其北坡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垂直分布绿色植被带。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前地带是广阔的半干旱草场(春秋与冬季牧场);海拔1200至3000米左右是密集的天山雪松针叶林带和其中的林地草场(夏季牧场);海拔3000至3600米左右是大面积高山草甸。因而在亚欧大陆腹地出现了一条2500公里的丰美水草分布带,保证了亚欧大陆人类文明开始以后各个阶段东西方向大规模人群迁移和大型商队运输的水草供给。山涧河流则又把绿洲地带向干旱盆地的深处。天山垭口以及低矮的地方也成为南北方向的便捷通道。

  科考地域

  科考首选和静县、新源县天山山地古道为主要目标。广袤天山中东西方向延伸且水草最为丰美、地理环境最适宜古代人畜大规模迁移的地带是伊犁河谷和巴音布鲁克山地。这里西通中亚、西亚各地;东到吐鲁番-哈密盆地;南向焉耆盆地和所有天山南部绿洲;北抵准噶尔盆地,是天山山脉最大的交通枢纽。这里还是中亚历史早期所有文化的分布与影响区,也是亚欧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关联地区和古代大规模人群迁移活动必经之地。

  科考成员

  此次科考活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和静、新源县人民政府承办。科考队领队李军(新疆文物局副局长)、科考队学术领队巫新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杨林(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欣伟(新疆文物局科考工作总协调);科考队专家成员:覃大海(巴州文物局副局长、新疆资深文物考古专家)、穆桂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忻(和静县文管所所长)、刘建军(新源县文物局局长)等。多学科技术团队成员:孙征(航拍团队领队、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华光(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遥感专家)、于丽君(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专家)、张卉颜(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专家)、黎玉林(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孙盼雷(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技术专家)、陈柯(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纪录片摄制团队成员:黄大路(央视探索?发现栏目考古进行时编导)、王静(央视探索?发现栏目考古进行时编导)、王建刚(巴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零距离制片主任);亚心网网络独家报道:张国军(亚心网全媒体报道总负责)、龚彦晨(亚心网全媒体一线记者)、闫小芳(亚心网全媒体一线记者,文字主笔);和静县报道与支持团队:秦龙(领队,和静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依仁且(和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以及和静县宣传部、电视台、网信办与其他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