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采访团点赞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千年运河泛起国际浪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运河夜景美如画。 本报记者 杨晓轩 实习生 姚颖康 摄

 

  淅沥的夏雨,暂时驱走了暑热,让杭城更加清爽动人。8月3日一早,中央及部分省市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中国大运河杭州段,感受千年古运河的魅力和杭州浓浓的文化底蕴。

 

  从运河武林门码头乘船一路北上,两岸花红柳绿,古桥亭台移步换景,在拱宸桥码头上岸。采访团记者沿河走访了桥西直街历史街区、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每到一处,大家都细细看、认真问,用手中的笔、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每个兴趣点。

 

  记者们发现,中国大运河杭州段既保持着古运河的千年韵味,同时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运河流经主城区两岸长约23公里的游步道、绿化景观全线贯通,打造休闲健身、游览观光的“生态长廊”;以运河为中心的水上旅游线路,利用低能耗LED灯设计成的运河夜景,把沿河景点串珠成链;大兜路、小河直街和桥西直街相继开街,香积寺复建开放,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和运河天地开幕,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特别是今年以来,经过进一步听取游客、市民及专家的意见建议,杭州对运河沿线的半道春红、富义仓、大兜路丝厂仓库、香积寺码头、小河直街、拱宸桥等处进行了亮灯提升。

 

  记者们感慨地说,国际上有很多著名河流,大运河杭州段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不亚于任何一条河流。运河在古代的功能是以运输为主,而今运河以人文环境和景观来带动发展,帮助杭州更好地和国际接轨。

 

  “在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中,我看到了许多精巧的手工艺作品以及它们的制作过程,比如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以及油纸伞,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记者韩晓萌说,相信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大运河杭州段会吸引各国与会嘉宾,向全世界展现杭州的文化软实力。他说:“G20杭州峰会的举办,会让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在全世界闪光。”

 

  “这两天,我采访了许多杭城的老百姓,感觉到伴随G20杭州峰会的临近,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杭州有了一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会更有‘国际范’。”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者宋达深有感触地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