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从雪岳读书图轴
《雪岳读书图》轴,明,萧云从绘,纸本,设色,纵125.3cm,横47.7cm。
本幅自题七言长诗一首,款署:“壬辰长至,为以至社盟作雪岳读书图。时得三秦好音,附此小歌呈教。钟山梅下弟萧云从。”钤“萧云从”、“尺木子”印2方。“壬辰”为清顺治九年(1652年),画家时年57岁。
萧云从的山水画风格多样,但贯穿其中的基本风貌是笔墨多方折而枯瘦,且在方折的骨体中加入一些皴擦,略有渲染,显得笔墨丰富而灵活。当时,松江派绘画风靡画坛,其画多柔曲的线条、秀润的笔墨,萧氏则改用直折的线条、枯瘦爽利的墨色,可谓别具一格。《国朝画征录》评论萧云从的画称:“不专宗法,自成一家,笔亦清快可喜。”道出了萧云从绘画风格的关键所在。他的画并非具体地宗法某一家,但可看出是从宋元画法中演变而来,不宋不元,即宋即元,又明确地表现出萧氏自身的艺术特色。此图虽是描绘雪景,表现手法与平时稍异,但仍可看出萧氏画作的典型特征。
画面采用高远法构图描绘层岩绝巘。布局丰满,但山间茂密树丛的蓬松枝杈使画面气脉贯通,虽满却不迫塞。山石形廓较为方硬,凹陷处的皴擦笔笔精到;树木刻画亦极工致,用笔细劲清快,描绘树干纹理、树叶形状一丝不苟。地子则巧妙地留白,用以表现大面积山石及树木枝干上的积雪。皑皑白雪在以淡墨晕染的阴郁天空的衬托下愈发显得清寂萧索。但近景的树脚、石隙间偶尔显露出数竿篠竹,树木枝干染以藤黄,树叶则分别施以朱红、汁绿,这一切都使观者在寒冬的肃杀气氛中隐隐感受到蕴藏着的盎然生机,在历代雪景作品中可谓别开生面。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有着对自然界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昭示着萧云从内心涌动的希望。
其时,明宗室诸王流亡各地,除弘光、隆武、永历等主要政权外,臣民奉宗室起兵抗清者所在尚多,且颇具声势。萧氏作为明朝遗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这些复国大事。题识中的“时得三秦好音”似即指此类事件。
萧云从曾精研杜诗,著有《杜律细》一卷。其诗亦继承杜诗传统,多即事忧时之作,如此画题诗便是一例。诗中“皇旅云腾度渭河”、“将军高唱大风歌”等句更是雄浑奔放,音韵铿锵,与画面相互映照,真切地表现出萧云从作为明代遗民的思想感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