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将正式通

  “京津冀将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文化带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实现京杭大运河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段正式通航。”昨天,在“‘十三五’时期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展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透露。据悉,本市确认了大运河北京段近40处遗产,未来5年,通过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大运河的遗产管理与展示系列将初步建立。

  大运河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大运河北京段由昌平到通州,途经六个区,包括南新仓、什刹海等重要点段和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于平介绍,大运河文化带更多是结合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来开展大运河保护工作,“将充分利用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历史元素融入到行政副中心建设中。”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会依托考古专业团队,做好运河沿线,特别是北京旧城内河道的保护。目前,东城区文物部门已完成了本区域内河道保护报批工作,计划在未来5年内完成相关的保护和景观恢复工作。同时,水务部门也将加强运河沿线污水治理力度,使水质明显提高。

  西山文化带涵盖各类文物430多处,“十三五”期间,以清代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将初具规模。于平透露:“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考古工作正在进行,未来5年将依托现有考古成果,实现圆明园内重要景观的恢复。”另外,西山文化带的中西部地区,以妙峰山为主,将形成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建设和文化产业振兴良性发展。

  北京长城已有开放点17处,其中八达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五A级景区,还有四处为国家四A级景区。北京市建设长城文化带,将加快制订和完善长城保护规划,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用5到10年时间,使长城这一历史上的军事屏障成为北京北部历史文化体验带和生态环境保护带。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