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夏渠小区文保古建筑亟待“抢救”
2016-08-01 10:48:05 作者:陈勇 来源:东阳日报 已浏览次
日前,有市民向本报“每周聚焦”栏目反映:江北街道夏渠社区夏渠小区内的遗经堂和懋德堂,2004年就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由于年久失修,如今部分横梁、壁砖等已破损,许多地方破旧不堪,希望有关部门及时加以保护修缮。随后,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位于夏渠小区北侧相邻的遗经堂和懋德堂。步入遗经堂内,只见墙体倾斜、壁砖脱落,院子里堆放着杂物,墙角杂草丛生。走进后堂,前屋檐的木梁已被蛀蚀,仅靠几根竹支撑着。尽管老宅有些破残,但整个建筑所用青砖青瓦依旧坚固结实。走近细看,屋檐墙壁上的雕刻和绘画仍明晰可辨。一块2004年所立的“遗经堂”东阳市文物保护点的牌子镶嵌在青灰色的墙上。
一位居住在内的老人告诉记者,遗经堂和懋德堂是清朝大户人家的宅院,均是“廿四间头”古建筑,前厅后堂,距今已有200多年。目前,居住在遗经堂和懋德堂内的居民已不到10户,而且大多是老人。
“老屋尚在,只是朱颜改。”近年来,居民或多或少对两幢古建筑进行了修缮,但效果甚微,尤其是公有区域的厅、堂,破损尤为严重。
江北街道夏渠社区夏渠小区党支部书记杜文生担忧地表示,两幢古建筑已然“年迈”,大家都担心再不修缮,这两幢古建筑不知还能否经得起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如果真的倒掉的话,那真是太可惜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帮助修缮。”
为此,记者联系了相关部门。“这两幢古建筑,我们一直在关注。近几年,每年都有5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以日常保护。”在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看来,遗经堂和懋德堂在我市古建筑中极具代表性,可以说是清朝时期东阳木雕建筑发展的一个代表性建筑。“由于文物保护经费有限,因此不得不对每年上报待维修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取舍',依次对我市范围内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遴选,对最迫切需要保护修缮的文保单位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
据介绍,遗经堂和懋德堂厅堂院落众多,规模超凡。除用材上乘外,其雕饰华丽、精致,融合了东阳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兼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以山水雕刻最为精湛,门、窗、梁、柱、檐的各种人、物造型美轮美奂,栩栩如生,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该两幢古建筑有如此代表性,为何又“沦落”今天的地步?陈荣军表示,按照我国文物法“谁使用,谁维修”的规定,这些古建筑的在住居民就有义务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然而,部分产权者主动保护意识不够,同时无力承担庞大的修缮经费,从而导致这些古建筑陷入年久失修的窘境。
据了解,国有文物管理单位,由国家管理,私有文保单位的产权还在私人手里,所以私人出钱维修也是其义务所在。夏渠小区的两幢古建筑正是属于后者,也就是说,在住居民在进行保护和修缮的前提下,提出申请,然后相关部门根据规定,帮助修缮。
日前,陈荣军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就下一步修缮工作与小区干部和在住居民进行沟通。他表示,在小区和在住居民主动保护修缮的前提下,文保部门将逐步帮助修缮,同时将积极帮助申报成为文保单位,以得到更多的扶持资金。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