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兴专业 打造美院特色

  发展新兴专业 打造美院特色

  从宏观上看,邓国源认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大多是在教技术。如何能在教学上,让学生更多地发挥个人感受,把个人思考和创意在短时间内表达出来,应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目前,各大美院从专业设置到学科布置,基本上一样,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别。“比如环艺专业,八大美院有,各大综合院校的艺术学院有,某些当地的大专院校也有,这就是很大的浪费。某些当地的大专院校会挤占当地的市场,八大美院的优质毕业生就很难去到那里,优质资源无法发挥,也影响了当地的发展,所以各个院校最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各大美院都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就可以避免人才资源的重叠浪费,学生在报考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来进行选择。”邓国源说。

  邓国源就任院长之后,发现天津美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点因素让他很尴尬,首先是地缘劣势,紧邻首都,北京强大的艺术氛围和艺术市场对于天津美院优秀人才培养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少的顶尖人才流向北京;其次,天津美院没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除此之外,天津美院也没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他们那样深厚的学术传承。面对当代美术教育的生态和天津美院的现状,邓国源决定“避重就轻”,把打造经典的传统优势专业,着力发展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设计等新兴专业作为天津美院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按照邓国源的设想,天津美院未来的发展应是思想活跃,学术观念开放,学术视野宽阔,努力在新兴专业上争取突破。天津美院目前在不断加大实验艺术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招生规模。此外,还成立了新媒体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外部合作。“国际间可资借鉴的名校有很多,他们都各具特色,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是以培养当代艺术家为重点的著名美术学院,英国的圣马丁艺术学院是以培养服装设计师而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法国的亚维农美术学院是以艺术品修复闻名全球。”

  在此基础上,天津美院还成立了奇点艺术和设计研究所,加强新媒体与其他学科的跨专业融合。“中国美术教育已经到了一个该变革的时期,应从教技术变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国外,每个艺术院校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我相信未来从天津美院走出去的学生一定会有很强的创造力。”对于天津美院的未来,邓国源满怀期待。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