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村老宗祠“活”起来?永康有幢农村宗祠却拿了全省保护优秀
修起来还要“活”起来
古建筑如何“保护性开发”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公布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中,类似大陈宗祠这样的古代公共建筑,还有丽水观音阁、景宁孔庙等。这些案例的做法和大陈宗祠异曲同工——古建筑修起来之后,还要“活”起来。
比如丽水的观音阁,它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建。2008年,丽水市文物部门组织对观音阁进行了全面维修,复建了戏台,修筑了围墙。2009年公布为第四批丽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2012年,丽水市文保所将观音阁辟作民间戏剧演出场地,利用观音阁戏台举办演出活动,不仅让丽水广大戏剧爱好者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也让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和民间戏剧得以传承,丰富了丽水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观音阁至今共举办演出活动150余场次,固定观众近5万人,流动观众约6万余人。观音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戏剧擂台”和“百姓舞台”。
而在景宁,景宁孔庙是丽水市范围内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孔庙,该县文物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对孔庙进行了内部文化陈展,并免费对外开放,是丽水市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
去年,孔庙里还设立了畲乡国学教育基地、开设暑期国学免费学习班。如今,景宁孔庙已成为畲汉人民群众领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场所。
昨天,记者在浙江省文物局的网站上看到了一份公示名单,在这份《关于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征集入围名单的公示》中,永康大陈陈氏宗祠保护利用案例也在其中。
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的老宗祠老建筑,通常都住着好几户村民,这一头,村民想批新宅基地,急着搬出旧房子;那一头,承载着乡愁和农村文化的宗祠,却面临年久失修、破落衰败的尴尬。那么,一幢农村宗祠,是怎么成为优秀案例的?这些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金华全市唯一一例
入选全省优秀要符合3个条件
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省考古学会承办,每两年一届。它的目的在于总结推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不可移动文物的开放利用水平。
在征集条件上,有严格的标准,比如征集范围就是全省范围内核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或文保点的建筑类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未实施相应工程而仅维持原功能的不可移动文物,不列入征集范围。
此外,参加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征集的项目,还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投入使用满一年以上的;二是实施的保护利用或相关装修工程,注重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相关措施体现可逆性、可识别性原则的;三是投入使用后安防措施到位,管理规范,未发生安全事故的。
按照这一标准,省文物局从去年11月下发文件征集,最终,经过半年多的审核,在今年5月才公示了18处案例入围。其中既有杭州清泰第二旅馆、杭州通益公纱厂旧址等这样的老建筑,也有余杭章太炎故居、温州夏鼐故居等名人故居类建筑。
其中,永康大陈陈氏宗祠也是金华全市范围内唯一一处入围的案例。
能玩也能接受文化熏陶
宗祠成为全村的精神高地
大陈村在永康当地颇有名气,几年前,该村在永康当地率先试水民宿旅游开发,经过几年经营,目前已经初现效益。
陈氏宗祠就是大陈村内的一处标志性景点。根据建筑的结构特征分析,陈氏宗祠建于清代晚期,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16平方米。采用砖木结构,硬山顶。正厅1座、寝堂1座、左右厢房各1座,整体结构保存完整。
眼下,宗祠前后天井及正厅已经作为村里的活动场所,后天井上方盖石明瓦。厢房与寝堂连接的墙上绘有壁画。内外墙均粉白,牌楼的瓦有新修,室内环境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有较好的防灾性能。
据大陈村的村谱等相关史料记载,大陈村古时称荆川,是陈亮族亲聚居之地,子孙中曾经出过进士举人、仕宦名贤二三十位。
在发展民宿经济时,大陈村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比如,在村里建起了荆川桥,还把这些杰出人物的生平进行整理。上周末,记者走进大陈村,正逢荷花盛开,荷花湿地、荆川桥、古祠堂,景点互相交映,一直到陈氏宗祠,沿路陈展大陈历代进士、举人、仕官、忠贤名人,展示大陈村民优良传统,无形中提高着大陈人的自信。
在延续文物价值方面,陈氏后人也有了新的“保护性开发”。陈氏宗祠内新建了游客中心,磨盘做茶几、印花的青布做“墙纸”,坐垫用的是草蒲,屏风则是用麻绳制成……农物妙用,低碳环保。新配备的影音设备可以让前来游玩的客人高歌一曲;乒乓球桌、羽毛球场成为村里老少的乐园;定期举行的大陈讲坛更是让宗祠成为全村的精神高地。
“陈氏宗祠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有机结合,融和礼仪、文化于观光之中,达到寓教于乐的展示效果。”大陈村村委会主任陈泽胜说,接下来大陈村还将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文物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真正让宗祠“活”起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