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博物馆迎来最牛展览 88件国家一级文物邀你来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上午,《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展览在金华博物馆拉开帷幕。辗转2000多个春秋,跨越800多公里,湖北随州出土噩、曾两国的129件(套)珍贵文物现身金华。

 

  这是金华博物馆今年最重头的展览,也是开馆以来规格最高的展览,光筹备就花了7个多月,许多文物都是第一次在浙江展出,规模和级别都是空前的。

 

  这次展览,时间将持续到9月10日,除每周一外,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30都可免费参观。

 

  昨天,本报记者到金华博物馆一睹为快,为大家打听到了五大看点。这个夏天,你可以蹭着空调和WiFi,穿越回周王朝,聆听2000多年前的礼乐之美。

 

  ◆看点一:


  国家级文物,在浙江首次展出

 

  《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展览共展出129件(套)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二级文物43件。

 

  擂鼓墩2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噩中方盖鼎等绝大部分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在浙江省展出。

 

  ◆看点二:


  感知孔子时代的道德礼乐教化

 

  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礼乐教化。展览以详实的图文揭示了孔子推崇的“礼”和“仁”及其思想核心。

 

  ◆看点三:


  聆听2000多年前的乐声

 

  大家耳熟能详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音律科学高度发达的物质见证。

 

  本次展出的擂鼓墩2号墓出土编钟与曾侯乙编钟同出一地,它由36件甬钟组合而成,形制相同、大小各异。经专家测试,每件钟都为一钟双音,至今仍可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

 

  ◆看点四:


  从古人器皿看他们的生活

 

  古人是怎么生活的?流传至今的器皿可以告诉我们一二。这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吃十分讲究,不同的食物所用的盛放器物各有不同,尤其是关乎国家大事的祭祀用物。

 

  如天子所用九鼎所盛的肉食种类为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敦(duì)是用来盛放黍、稷、梁、稻等饭食的器皿;豆是高柄盘类的盛放腌菜、肉酱和调料的器皿等。

 

  ◆看点五:


  可以参与编钟演奏等活动

 

  配合《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展览,市博物馆还将推出“乐、悦、乐”少儿民乐演奏会和亲近战国礼乐,编钟演奏等参与活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