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台湾画家吁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个柔性的(东西),促进两岸彼此的情感,(两岸民间交流)应该要更多。”年逾八旬的台湾杰出画家林智信26日于浙江杭州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谈道。

  由杭州连横纪念馆、台湾财团法人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林智信《芬芳宝岛》油画展”此间正在浙江杭州连横纪念馆展出。

  林智信早年擅长木刻版画,年深岁长后,复归自然,怀念物资虽然匮乏,民风却是淳朴可爱的20世纪50年代台湾农业生活,萌生了创作巨幅油画记录台湾的意念。

  “(现在)在田野里很少看到农人在耕作。1950年代,你目之所及,非常有生气,大家都忙着耕作,那一段时间民情是非常善良的,门不闭户,现在这个社会,人的感情疏远了。”林智信举例,他的邻居住在他的隔壁28年,却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为了用油画记录台湾,18年间林智信辗转两岸各地写生,并对油画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2007年,林智信起笔创作,花了7年时间,于2014年7月完成《芬芳宝岛》这幅鸿篇巨制。

  据了解,《芬芳宝岛》由102幅4尺×8尺大小的画幅相连而成,全卷长达826尺,全景展现了北起基隆屿,南至恒春半岛的台湾风情。画作从酝酿到完成,经历了25个年头、9000多个日子,全面反映了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人文地理、民间习俗和生活意向,堪称划时代的大手笔创作。

  林智信一直希望借助创作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芬芳宝岛》之前,林智信还创作了传统木刻水印版画巨作《迎妈祖》,内容包括台湾各地“妈祖绕境”的阵头、曲艺、艺阵、艺阁等,结合民俗与艺术、亲和性与装饰性,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信仰资料,详实记录了台湾民间信仰的实况,其中有些老百姓的服装是明末清初的一些传统服装。

  林智信说,《迎妈祖》在浙江宁波展览的时候,有些年轻人看不懂,但是年老的人就知道这些完全是中国传统的东西,“现在我所做的就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林智信看来,只有回归中国传统的文化,才能让整个国家稳定。他对记者表示,现在台湾有些艺术家正在慢慢推行传统艺术的保护,他还告诉他的子孙,“你一定要有中华的美德”。

  谈到两岸交流,林智信表示,两岸的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两岸老百姓的情感,台湾的老百姓也非常欢迎两岸的文化交流,“文化是一个柔性的(东西),促进两岸民众彼此的情感。”

  而未来,林智信也希望,两岸能够有更多的民间文化交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